第一章 九州、四荒与国中——先秦时期交通的形 1.《禹贡》九州与早期的水运网络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史书,相传由孔子编订。其中的《禹贡》篇,历代相传为大禹治水后亲自所作,被认为是虞夏时代的作品。因此,历代视《尚书》为诸经之首。今天,当我们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部古籍时,就会发现这是一部最终形成于战国时代的古籍。

《禹贡》记载了战国以前华夏地区的水上交通网络。这种交通网络,是先民们经过长期探索而取得的。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有确切文字记载以前的远古时代,过着群体生活。他们在采集和渔猎生活劳动中,不断探索大自然。在陆上,逐渐走出了形似小径的自然道路,这些自然道路随成随弃,正如《孟子·尽心》所比喻的山间小道那样:“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先民们注意到洪水季节的一种特定现象:树木可以在水中漂流。这一现象启发人类制造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独木舟。1977年,考古人员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挖出了多支木桨。经测定,这些木桨距今年代为6960年±90年,属于母系氏族社会遗物。2004年,在余姚市田螺山遗址,又出土了两件保存完好、加工精细的木桨,一件长110厘米并且柄部还有刻花,一件长150多厘米,至今保留着石器加工的痕迹。这是至今为止,发掘出的河姆渡文化同类遗物中最完整的木桨。这些木桨说明,先民们在距今7000年前,已经存在着水上活动或水运交通。《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独木舟的出现,成为人类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

到了大禹治水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交通工具。据记载,大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橇是一种由木板制成,形似船,比船短的一种交通工具,适合在泥地浅滩上使用。檋则是一种山行工具,装在鞋下,上山时,前齿短,后齿长;下山时,调换方向,前齿长,后齿短。这样,增加鞋与地面的接触面,以防跌倒。

《尚书》的编纂者们,在《禹贡》一篇中记述了九州内的土壤、草木、矿产、田亩、赋税、农产品、手工业品、交通运输路线等。九州作为同一个政治区域,区域内的诸侯们必须向天子朝贡。由于九州之内有山有水,并不是一派平原,《禹贡》描述了当时以冀州为中心、以水运网络为主的交通运输路线。


《禹贡》所载随山浚川之图

冀州,是九州的政治中心,在冀州的东北部有岛夷,“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岛夷,一般认为是住在今辽东半岛一带的部落。清人胡渭在《禹贡锥指》中持不同观点,认为辽东半岛有陆路可以通黄河流域,岛夷应该指今日本、朝鲜半岛。右碣石,一般认为在今河北昌黎县一带。因此,这条路线指的是辽东半岛部族入贡人员,自渤海至古黄河口溯黄河西行。古黄河在今天津至黄骅一带入海,有多个河口。

兖州是“浮于济、漯,达于河”。“济”指济水,古人将其与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水)并列,称之为“四渎”,常与五岳共受中原王朝祭祀。《禹贡》将济水作为兖州与豫、徐、青三州的界河。济水的流向大至在今山东定陶、巨野、寿张一带。“漯水”是古黄河的一条支流,在今山东滨县、利津一带入海。兖州入贡的货物有漆、丝、五彩的丝织品、布匹等,盛在竹筐里,乘船沿着济水、漯水进入古黄河以达帝都。

青州是“浮于汶,达于济”。汶水源出山东莱芜,注入济水。贡物有泰山特产的谷,有丝、枲(大麻)、铅、松(松树)、怪石(滑石、云滑石、紫石英、阳起石等)。

徐州是“浮于淮、泗,达于河”。淮水也是四渎之一,即今淮河及江苏境内的废黄河。古泗水源出今山东泗水县北山,经曲阜、济宁,东南向经江苏沛县、邳县入于淮水。“河”字,《说文》及《水经注》均作“菏”,古菏水通泗水。因此,当时徐州的贡道是由淮河通泗水,由泗水入菏水,由菏水达济水,由济水通漯水,由漯水入于黄河。徐州的贡物有五色土、雉羽、峄山南面的孤桐树、泗水边上的浮磬,以及淮河沿岸少数民族的真珠贝,供祭祀用的鱼干等。


冀州疆界图

扬州是“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扬州区域包括今长江中下流直至湖南、江西北部,因此是沿长江而下至海口,再向北入淮水、泗水,经过徐州入冀州。贡物包括三色铜,以及象牙、类似于玉石的石头、皮革、羽毛、旄牛尾、织贝、橘柚等。


徐州疆界、贡赋之道图

荆州是“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江水、沱水、潜水、汉水是长江中游的四大河流,互相贯通,组成了一个水运网络。洛即今河南洛水,为黄河支流。长江中游的水道与黄河流域不通,中间必须经过陆路交通,故“逾于洛”,然后由洛水入黄河。所贡物品极为丰富,与扬州一样,也有羽毛、旄牛尾、皮革、三色铜,更有椿树、桧木、柏木、旱石,可以做矢镞的砮石,竹箭的原材料箘,祭祀用的菁茅草,加工好的头饰,长江中的神龟等等。

豫州是“浮于洛,达于河”。豫州在黄河南面,由洛水入于黄河,交通方便。所贡物品有漆、丝、麻、绸、细绵、砺石等。

梁州是“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潜水即今褒水。沔水即今陕西沮水,源出略阳县,至沔县西南入汉水。渭水源出甘肃渭源县,东流入于黄河。由于汉水与渭水不通,中间必须由陆路交通相连。梁州贡物中,金属有黄金、铁、银,石类有镂、砮、磬,裘皮有熊、狐、狸等动物皮。

雍州是“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雍州位于黄河上游,自甘肃临夏积石山起,沿河至今陕西韩城东北的龙门山。所贡物品有美玉等。

《禹贡》的九州贡道,可能只是古人的某种想象。但是,这种想象也是来源于古人的实践,他们已经认识到这些河流之间是相通的,可以组合成一个水运网络。殷代的水运已经有初步的发展,卜辞中结构不尽相同的“舟”字,说明当时已经有多种形式的木船。九州的贡品,反映了各地的土特产状况。贡品,或许也是商品,古人通过这个水运网络进行着商业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