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楚国独白:其实我很牛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若论哪个国家保持强国的地位最久,答案恐怕不是春秋首霸的齐国,更不是横扫六合的秦国,而是自始至终都是一派强势的楚国。

看看春秋战国的历史就知道了,齐国在齐桓公死后,虽然依旧保持着大国地位,但国力每况愈下,一直到了齐景公时代才重新焕发起来,后来的战国时代,齐国虽然一度和秦国并为“东西帝”,但一场燕国进攻,使齐国一蹶不振。而一度是中原最强国的晋国,虽然继齐国之后继承了霸主身份,但风光了几代人之后,先被秦国打败,后被楚国打败,而后又遭三家分晋的战乱,分裂出来的韩赵魏三国,韩国一直都是战国七雄里的最弱者,魏国虽在战国初期一度强大,但遭到齐秦两国连续打击之后,就越发沦落到陪衬地位。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一度成为仅次于秦的第二军事强国,但一场长平之战,把多年积累的老底全都赔光,彻底失去了和秦国叫板的本钱。在所有春秋战国国家里,若论强国地位保持时间最长的,自始至终,都是诸侯中力量强大的王朝,却惟独楚国。

楚国的发达,赶上了齐桓公首霸的时代,之后整个春秋战国时代里,他都是中原诸侯无法小视的力量,甚至到了战国晚期,他更成为六国中唯一能够与强秦扳手腕的国家。在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楚国的疆域,相当于中原各强国的总和,到了战国中期的公元前300年左右,楚国的疆域曾包括了今天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甚至西南的广西、云南,南部的广东,它也有所染指。疆土最盛时,国土面积达到了一百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五百多万。在同时期的世界上,波斯帝国已经灭亡,马其顿帝国分崩离析,罗马帝国还在内战之中。据有长江中下游地区,脚踩几乎整个中国南部的楚国,是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

楚国这个超级大国,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强大的楚国,在春秋战国的早期,是一个没有名分的国家。

楚国的先祖,按照各类史料的记录,尤其是屈原的记录,是源于黄帝的子孙芈氏,也就是说,楚人也是属于华夏族的一支。楚国的兴起,源自商周时期居住在江汉平原的楚部落,楚国的先祖季连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到了其曾孙熊绎的时候,被册封为子爵,获得了在江汉地区节制一方的授权,但是比起中原诸侯的王爵身份,他的地位却要低得多。

熊绎时代的楚人,虽然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但很不被待见。熊绎曾经在周成王会盟诸侯的时候负责管理茅酒,比起各路诸侯的尊贵来,虽然他是子爵,却只是个勤杂工角色。此事也令熊绎知耻后勇,归国后的熊绎,开始了他率领楚人艰苦创业的道路,他们在江汉平原刀耕火种,开辟山林,引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历经几代人的辛苦经营,终于开始发展壮大。比中原诸侯更加艰难的是,因为生存的缘故,楚国从立国之初开始就面临着南方蛮族的严重威胁。灭三苗、平山越,楚国的国土以汉水平原为中心,向后来的中国南方各省扩张着,终于有了“楚地千里”的庞大版图,而楚人也在这一次次血与火的征战里接受了华夏文明的洗礼,完成了由部落到文明国家的转变。

楚国真正有了名分,是楚武王在位的公元前740年左右,既然周王室不给我名分,那我就自封名分,强大起来的楚武王就是这么做的。对楚国这种自立为王的行为,周王室虽然憋气,却也没有办法,这时期的中原,已经陷入了周王室衰微,诸侯战乱的时代,周天子自身都难保,还管你楚王的名分?不服气的当然还有中原的诸侯国,但此时与楚国毗邻的黄河流域,无论是郑国还是宋国,都已不具备单独面对楚国的实力,黄河流域与楚国之间的强弱对比早已经易形。从楚武王开始,楚国的北方边境局面,已经从当年的抵抗中原诸侯侵扰,变成了此时的主动出击,不断占领中原诸侯土地,黄河流域的宋国、蔡国、郑国等国家的迅速削弱,与此关系颇大。楚武王的儿子楚文王在位时期,将楚国的国都定在郢都,以此为中心,楚国很快有了“楚地千里”的广阔版图。到了楚成王在位时期,周天子终于承认了楚国的王位,要求楚国“节制百越,无侵中国”。对于楚国的畏惧,可谓溢于言表。

这时期的楚成王,在楚国历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之所以不太出名,主要因为他运气不好,生活的年代先是有齐桓公九合诸侯的霸业,如日中天的声威;后又有晋文公称霸中原,继续尊王攘夷的大业,将这位楚王的声威给“衬”了下去。他在位的时期,和这两位春秋霸主都曾经“对话”过,先是和齐桓公针锋相对,险些酿成两大强国之间的全面战争,最终在正确认识了双方实力对比后主动求和,却也让齐桓公意识到此时楚国的强大。而另一位霸主晋文公,与楚成王更有渊源,早年他还是个流亡公子的时候,就曾得到楚成王的帮助,而后两人兵戎相见,在城濮打了一战,结果是楚成王大败,晋文公确立了霸主地位。但这一战,晋国赢得相当惊险,当时晋国联合中原齐国、秦国两大强国与楚国对垒,但总兵力尚不及楚国的一半,如果不是楚将狐偃轻敌冒进,被晋齐秦三国联军合围,此战的结果恐怕还不好说。

而先后败北于两位霸主之手的楚成王,其实也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杰出君主,他在位的时期,正是楚国休养生息的关键时期。楚成王芈晖,公元前671年至公元前626年在位,在这44年里,楚国奉行的政策,是“布德施惠,结好诸侯”,他主动修复了自楚武王起与周王室以及中原王朝的紧张关系,退还了部分占领中原诸侯的领土,主动向周天子进贡,面对齐桓公的军事压迫,他有礼有节,既保持了领土完整,又让齐桓公认识到了楚国的强大实力,不得不采取敬而远之的政策。对当时的中原争霸形势,楚成王有很清醒的认识,虽然楚人也是华夏族的后裔,属于齐桓公所说的“诸夏之国”之一,但是在大多数中原诸侯眼里,楚国还是蛮夷,每次楚国北进,政治局面都是孤立的,无一不遭到中原诸侯的联合打击,比如当年楚成王与齐桓公较劲,齐桓公就一口气纠结了八国联军进犯楚国,后来的城濮之战,仅参战的中原大国,就有晋、齐、秦三家。这样的局面下,贸然北进争霸显然是不明智的。

楚成王虽然对北方诸侯采取了和平政策,但是对南方各路部落,却没这么客气了。楚国在这时期,确立了他们“先南后北”的政策,即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平定南方各路诸侯国,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势力。楚成王通过主动向中原示好的方式,获得了周天子“节制南越”的特权,以此为旗号,大力兼并南方各部族,这时期被他灭国的有谷、炫、黄、英、蒋、道等小国,版图包括今天的江南地区和湖南部分地区,这个过程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也有着重要意义。楚国的南扩之路,仿佛一个巨大的熔炉,将中国南方各部族统统融化入华夏民族汹涌的血液中。楚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里,其实扮演了中国南北文明桥梁的角色。让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从此交汇融合,中国南方各省从楚国开始日益与中原大地连成一片,渐渐纳入华夏文明圈之中,史籍总把秦始皇南征百越与汉武帝经营东南作为华夏文明南进的重要大事,其实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才是最早的探路人。

与此同时,楚成王大力向中原诸侯学习,引进齐桓公改革的成果,建立楚国的集权王朝,并且大力引进中原先进的文化与生产技术。当中原诸侯在为霸业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南方的楚国却埋下头来休养生息,进行着楚国特色的“尊王攘夷”运动,它再次破土而出的时候,中原诸侯,已无人可抗衡。

楚国在春秋时期的最鼎盛时代,就是楚庄王在位时。那时候的楚国,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国家版图,都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原各路诸侯,天下之大,已无哪家诸侯可以单独与之抗衡,可谓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楚庄王在公元前613年即位,这时期的中原诸侯势力的分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强大的齐国、晋国已经陷入内乱之中,无力争霸。而另一个新崛起的强大国家秦国,却在和晋国的战争中屡屡受挫,被堵在函谷关里出不来。此时的楚国,已经是一个极度富庶强大的国家。楚地气候温润,物产丰饶,通过兼并周边部族的战争,又让他们得到了足够多的人口,无论是生产还是组建军队,都比其他国家家底更为丰厚。而楚国的生产、科技能力,这时期也早是诸侯国中的翘楚,楚国的冶炼业独步天下,从今天出土的楚国墓葬的青铜器和弓弩可以看到,楚国当时的冶炼水准极高,更出现了连发弩等高科技武器。现代军事历史学家甚至考证,说三国时期诸葛亮震惊天下的连弩,就是来自于对楚国弩箭的改装。而在齐国、晋国等国家相继称霸的时期,对中原诸侯采取暂时和平政策的楚国,也多次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通过拉拢、联姻、渗透等各种手段,在中原各小国中树立盟友,中原诸侯对于楚国,已经不是清一色的敌视态度。所有的条件都表明:楚国这个多年的“媳妇”,已到了熬成“婆”的时候了。

熬成“婆”的使命,就落在了公元前613年登基的楚庄王身上。但观这位君王早期的表现,恐怕当时所有人都会得出一个结论:楚国争霸,很不靠谱。

不靠谱的原因,是这位楚王太不靠谱。

关于楚庄王登基后的不靠谱表现,通行的史家记录是这样的。楚庄王登基后,最早三年荒废国事,沉迷于奢靡享乐之中,甚至还立下规矩,敢劝说他的大臣一律格杀勿论。大臣申无宇看不下去,就假装给楚庄王讲故事,故事说的是有一种大鸟,三年了一声也不叫,请问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知道这只鸟说的是他自己,然后就幡然悔悟,开始励精图治,最后挥师北上,打败晋国,成就了不世霸业。之后的几千年里,这则故事不断地被各类封建道学家们引用,让许多“直臣”心向往之,得出的结论是:再愚蠢的帝王,只要臣子敢于大胆进谏,都会幡然悔悟的。

其实,这则故事才是不靠谱的。从始至终,楚庄王就是一个很靠谱的人,他登基后所做的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开始的贪图享乐,不理国政,那是因为当时的国家大权,掌握在权臣若傲氏手里,必须要先麻痹他们,才能够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得胜。公元前604年,楚庄王用长期的“昏君”形象麻痹了对手,然后果断出击,趁若傲氏出门打猎的机会,干净利落地解决了这个绊脚石,而后大权独揽,开始了他真正励精图治,实现霸业的过程。所谓的“幡然悔悟”,不过是装装样子,驾驭笼络臣下的手段而已。不靠谱的楚庄王,其实是一个具备极度隐忍能力和果敢精神的人,这份素质,在当时的中原诸侯诸王中,几乎无人能敌。

“幡然悔悟”后的楚庄王,在除掉了若傲氏等反对势力后,其实已经大权独揽,但就像当年的齐桓公一样,他也面临着内政问题,齐桓公的内政问题是权力分散,而楚庄王的问题,却是捧着金饭碗要饭。

楚国的“金饭碗”,就是他们的生产条件。

在发展经济上,楚国既不缺土地,也不缺人,常年兼并南方部族,以及攻掠中原诸侯国,使他们的人口日益膨胀,土地更是广阔,但楚国此时经济条件有限也是真的。比起中原诸侯国来,楚国有一个要命的问题——天灾。当时楚国的主要经济区江汉平原,几乎是无年不灾,不是今年闹水灾,就是明年闹旱灾,连年的灾害不但激化了楚国的内部矛盾,更拖了楚国对外征战的后腿,要对外打仗,内部稳定是第一位的,要稳定,就要先救灾,问题的关键是,谁去救。

好在楚庄王有这样一个人——孙叔敖。

在今天,孙叔敖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之一,他的出名,比起管仲搞改革来,孙叔敖其实就做了一件事——兴修水利。在成为一名名臣的同时,他更是彼时中国最杰出的水利专家。他在任时期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动几十万民夫,在安徽寿县南修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大型运河工程——勺坡。因为这个水利工程的存在,楚国人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历史,洪涝灾害可以靠它泄洪,干旱时节更可凭它灌溉。楚国的经济,从此一日千里。楚国霸业的基础,也因此而奠定。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楚庄王青锋出鞘,开始了北上争霸的历程。早在公元前606年,他就曾率军渡过黄河,进入到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附近,在当地炫耀武力,并且对周王室的使者,询问周天子用的鼎的重量,这就是“问鼎”一词的由来,楚庄王的争霸之心,因此昭然若揭,而且他比其他搞“尊王攘夷”的人更实诚——我本来就是来争霸的,谁拿你周天子当盘菜。实诚的原因,在于他的实力。

楚庄王很快就证明,他不但实诚,更有实力。

楚国当时争霸的最主要对手,就是曾经击败过他的晋国,比起楚成王时期简单粗暴的进兵,楚庄王的手段更加丰富。他先是试探性地攻打中原的诸侯国郑国,顺势打服了郑国的邻国陈国,这两个国家,也就成了楚庄王进兵中原的跳板。但事情很快出现了反复,楚国撤退后,晋国再次出兵,两个国家又倒向了晋国。随后楚国又来,两个国家投降,楚国刚走,转眼又叛变,来回做了几番墙头草之后,楚国的军将们不耐烦了,他们强烈要求楚庄王下狠手,彻底消灭陈国。面对这块到手的肥肉,楚庄王却再次隐忍,他反而恢复了陈国的国君地位,大度地原谅了他们,得到了各诸侯国的称赞。但对另一个国家郑国,楚庄王却没这么客气,他派重兵大举进攻郑国,经过三个月包围后迫使郑国投降。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因为郑国的独特地位。这时期的郑国,是楚庄王争霸的对手——晋国的铁杆小弟,更是晋国与楚国之间的重要缓冲地带,对于晋国来说,陈国可以丢,郑国却万万不能丢。所以郑国告急后,晋国立刻组织兵马援救,由荀林父为大将,大举进攻楚军,这却恰恰落进了楚庄王的圈套——他本身就是以郑国为钓饵,吸引晋国来攻。现在鱼上钩了,就要收网。

收网的地方,在河南荥阳北面的黄河沿岸,这里当时的地名叫邲,这场战斗,历史上称作“邲之战”。

晋军前来后,楚军吸取当年城濮之战的教训,反而“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火速撤掉了对郑国的包围,全军后退。这时候的晋军,已经紧逼到了黄河以北,分歧就在这时候产生了,晋军主将荀林父闻听楚国势大,意图见好就收,主动撤回。但是晋军的几个将领却不同意,反而未经荀林父允许,擅自带兵渡过黄河,与楚庄王对垒,骑虎难下之下,荀林父只得下令全军渡河,沿河扎营。这时候的楚庄王,很明显吸取了祖先楚成王的教训,不断示弱,遣使向晋军方面要求讲和,晋军主将荀林父有心应允,但是部将赵括(和后来长平那位同名)、赵婴齐等人却坚决反对,反而以污言秽语辱骂楚军,这样一来,本身就士气高涨的楚军,打起来更是不用动员。在双方对峙日久后,深知晋军士气衰竭的楚庄王主动出击,命令部队向晋军发动全线猛扑,早就憋着一肚子火的楚军上下奋勇作战,竟然一口气把晋军的阵营冲垮,双方在邲地展开混战,战斗异常惨烈。在阵营被冲垮的情况下,楚军单兵作战的素质优势被完美发挥了出来,连续的攻击终于迫使晋军溃退,偏偏这时候,晋军主将荀林父又帮了倒忙,他眼见局势不利,下令全军撤退,并宣布“先渡过黄河的有赏”。此举本来是想激起晋军上下死战突围之心,孰料适得其反,因为渡河的船只就这么几艘,结果晋军士兵争夺船只渡河,反而自相残杀起来,相互踩踏死者无数。等到第二天战斗结束后,活着渡过黄河的晋军,仅剩下不到三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伤亡,大胜之下,楚庄王很有大国风度,主动收敛晋军士兵的尸体,并停止了对晋军残部的追杀,荀林父的残兵败将,这才得以逃出。

邲之战是楚国霸业的天王山之战,经过此战,原本的北方最强国晋国势力逐渐衰弱,且内部产生了分裂,为后来的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此战之后,楚国又吞并了另一个中原大国宋国,这样,除了齐国、秦国等大国外,中原诸侯,几乎都已尊奉楚庄王为共主。

比起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来,楚庄王的霸业表面上似乎不及,向他称臣的诸侯国,从数量上说远远不及齐桓公,但是从势力范围上说,楚庄王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的楚国,已经拥有了今天南中国大部分地区,北方的诸侯国,晋国只能退缩自保,秦国是楚国的小弟,齐国也只有严守边境,几乎无人能单独抵抗楚国的兵锋。而不甘心失去霸主地位的晋国,在晋景公登基之后,随后开始了反扑,但楚庄王却很明智的采取了“联齐制晋”的政策,结果晋国和齐国打得天昏地暗,楚国却得意洋洋地坐收渔翁之利。

但和当年的齐国霸业一样,霸业过后就是低谷,公元前591年楚庄王过世后,楚国内部发生内乱,北方的晋国趁机反扑,联合各路诸侯共同防御楚国。而在楚国的侧翼,吴国也趁机兴起,并且在孙武和伍子胥的带领下重创楚国,一度夺取了楚国的国都郢都,在秦国的帮助下,楚国才得以复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楚国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短暂的战乱中迅速恢复了过来。到了战国时代,依然是南方最强大的势力。而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