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与德 引言

“道”与“德”是《老子》中的两个核心范畴,因而《老子》又被人们称为《道德经》。

那么什么是“道”呢?老子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宇宙的本源、万物的实体、自然变化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法则,“道”既不可能用语言来说明,也不可能用概念来规定,因为一经语言的言说和概念的规定,形而上的“道”就变成了形而下的“器”,就由天地之根和万物之宗母变成了万物中之一物。老子说我们将“道”名之为“道”,只是为了表述方便而万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道”既不是世间的一种或一类事物,它便在耳闻目见的现象世界之外,视之不见其色,听之不闻其声,嗅之不得其味,触之不得其形,但同时它又内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我们可以从存在的万事万物(“有”)中去窥见“道”的广大无边,“道”虽无处可见,但又无处不在。

既然天地因“道”而生,万物因“道”以成,那么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就无不唯“道”是从。

“德”在儒、道两家的学说中都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但儒、道两家对“德”内涵的理解却是各说各话。在《老子》中“德”是一个等差概念,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上德”和“下德”。“上德”以“道”为体,以“无”为用。“上德”之人德合天地却不自以为有德,所以老子说“上德不德”。“下德”是“大道”分裂后才出现的,是人们因欲而兴、因求而得的产物,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世俗所谓“仁义礼智”,“下德”又可再分为“上仁”“上义”和“上礼”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