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脚底抹油的天子 三 代宗出逃:吐蕃入侵

玄宗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逃离长安的皇帝。之后,先后逃离京师长安的还有代宗(玄宗孙)和德宗(代宗子)。而这两位皇帝的逃跑,都直接跟安史之乱有关,而深究安史之乱的根源,则跟唐朝的兵制有直接的关联。

唐朝自建国以来,一直加强边防驻军,以防范突厥和后来崛起的吐蕃。尤其是玄宗即位后,好大喜功,热衷于对外扩张,即史书中所说的“开边意未已,精兵皆戍北边,使天下之势偏重”。

玄宗后期,府兵制度遭到了破坏。府兵自备兵甲衣粮,成为士兵的沉重负担。府兵原来是三年轮换,但因为边防战事频繁,戍期延长。边将不仅侵吞士兵财物,而且强迫士兵服苦役。这样,没有人愿意当府兵。在这样的情况下,唐朝廷只好停止征发府兵,实行募兵制。招募来的士兵,军器、衣粮由政府发给,长期服兵役,大大增加了国家的军费开支。

实行府兵制的时候,地方兵力分散,中央握有重兵。而在募兵制下,中央招募的多为市井无赖,不堪一击。地方团兵装备差、数量少,也很虚弱。只有边镇军力强大,至“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中国无武备”。边防的驻军日益增多,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节度使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玄宗先后缘边设置安西、北庭、河东、河西、朔方、范阳、平卢、陇右,剑南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玄宗设置的这一防御体系在对外防御上是较为严密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配合,互为犄角,同时,又可以彼此牵制,互相防范,不至由于兵力过重而导致边将作乱。但制度是一回事,具体执行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最大的问题就是将帅久任,不按时换防。由于府兵制的废止和募兵制的实行,当兵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类似当今的雇佣兵)。而边兵在边地长期驻守一地,久不更调,便逐渐变成了地方节度使的私人势力。兵士只知将帅,不知有皇帝。这无疑就增加了边将拥兵自重的可能性,为其作乱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到后来,更演变出了一人身兼数镇节度使的情况,危机更加严重。

节度使的权力也愈来愈大,他们不仅统兵,而且逐渐掌握了当地的民政、财赋、刑法权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这无疑是地方割据势力产生的最适宜的土壤和温床。这些节度使表面上听命于朝廷,实际上阳奉阴违。为了拉拢部下,常向朝廷要求大量授以其部下官爵。官多俸禄多,朝廷的军费开支因此大大增加。

天宝年间,大唐的危机已经不是来自于外部敌人的威胁,而是自身边防的势力,“边将日重”。天宝元年,全国军队五十七万人,四十九万都驻守在边镇,京城内外驻兵仅及边军的六分之一。此时的局势,兵力的分布内重外轻,精兵强将集中在北方的边境,不免养虎成患,贻患无穷。在众多边镇蕃将之中,以安禄山最为飞扬跋扈,身兼三处节度使,十余年不迁徙,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

自从唐朝立国以来,安史之乱无疑是唐王朝史中最重大的事件,安史之乱也被认为是唐朝的转折点——一个本来富饶、稳定和辽阔的集权帝国,经过安史之乱后,演变成一个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甚至安史之乱是被认为是整个中国史的一个大转折点,它不但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且充当了强烈的催化剂,产生了严重和深远的后果。

安史之乱前,玄宗还只是缘边设置节度使,一切都是为了边防的需要。而安史之乱时,唐朝廷为了平叛的需要,开始在内地也设置节度使(多为掌兵的刺史),凡是叛军南下必经之处,均设节度使或者观察使。结果,各地节度使甚至职位稍低的观察使乘机扩大势力,逐渐形成藩镇(又称方镇)林立的局面。安史之乱后,藩镇的危机不但没有丝毫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

代宗即位之初,正是唐朝廷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后关键时刻。为了早日平定叛乱,结束动荡的局面,代宗不得不对安史方面投降的将领实行姑息和安抚的政策,以致形成了河北藩镇割据的局面。不过,安史之乱最终是在代宗时平定的,这是代宗最为得意的事。

叛乱平定后,唐朝廷已经精疲力竭,加上屡屡进犯的吐蕃已经成为一个边境的巨大威胁,所以史朝义自杀后,唐廷并没有追究其他的安史旧部,反而就地委任他们为节度使。这些从前的叛将和唐朝廷在平叛过程中任命的节度使治下领地,即所谓“藩镇”,大的有十余州之地,小的也有三四州。节度使们强迫辖区内所有壮丁从军,仅留老弱耕作,所以一般都能拥兵数万,自己任命文官武将,不缴纳贡赋,俨然独立王国。还缔结婚姻,互为表里。一些强藩,如河北、山东等镇节度使,拥兵自大,父死子袭,演变成割据势力。内地节度使也程度不同地与朝廷保持着离心状态。至此,藩镇雄踞一方,割据的局面逐步形成,朝廷中央集权大大被削弱。史称“河北藩镇,自此强傲不可制矣”。

经历了八年动荡的大唐帝国,元气大伤,再无法达到开元天宝时期的太平治世。而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数年间,边兵精锐者大都征调入内,称为“行营”。吐蕃乘机步步深入,尽占河西、陇右之地。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九月,安史之乱平定不久,唐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叛唐,引吐蕃军东进。

注:仆固怀恩,铁勒族人。公元646年,铁勒九姓大首领率众降唐,唐朝廷分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以仆骨歌滥拔延为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后讹传为仆固氏。仆固怀恩是其孙,世袭金微都督,自幼骁勇果敢。安史之乱爆发,他任朔方左武锋使,跟随名将郭子仪开始了平叛的战斗生涯。仆固怀恩在平叛中立下赫赫战功,“一门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女嫁绝域,说谕回纥,再收两京,平定河南、北,功无与比”,但却一直不满意朝廷的封赏。尤其是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与仆固怀恩有隙,经常找机会陷害他。仆固怀恩一怒之下,调兵攻太原辛云京。辛云京趁机上奏说仆固怀恩反叛。代宗调郭子仪去河东镇抚仆固怀恩。仆固怀恩所领将士多为郭子仪朔方军旧部。郭子仪人还没到,仆固怀恩的部下听说郭子仪要来,立即发生了分化,互相攻杀。仆固怀恩无奈,只率三百亲兵逃往灵州。郭子仪人一到达汾州,仆固怀恩的部下纷纷投归,河东局势不战而定。

唐边境边防空虚、兵力不济,连连向朝廷告急。骠骑大将军、元帅行军司马程元振竟然闻报不奏。十月,吐蕃、党项已进至邠州、凤翔一线,长安告急。代宗急忙请老将郭子仪出任副元帅。

郭子仪早先被皇帝猜忌,解除了兵权,因久不带兵,部下早已散去,只带身边二十余骑赶往咸阳御敌。到咸阳以后,郭子仪派人去朝廷发兵增援,程元振却拒不召见。吐蕃率领吐谷浑、党项、氐、羌将领二十多万人,队伍浩浩荡荡数十里一路杀来,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带领两千精兵迎战,打了一个胜仗。但毕竟寡不敌众,最后兵尽被擒。

看到吐蕃军队越来越近,代宗无计可施,仓促间离京出逃,文武百官也都作鸟兽散,六军奔散,长安城大乱。

吐蕃军队杀入长安,拥立金城公主之侄广武王李承宏为帝,改元大赦,设置百官,任命原翰林学士于可封等为宰相,摄理朝政。随即开始在长安大肆劫掠,洗劫府库和市民财物,焚毁房舍。士民们纷纷避乱逃入山谷,长安几乎成了一座空城,“萧然一空”。

注:金城公主为唐宗室雍王李守礼之女,她的祖父是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李贤。李贤文武双全,是武则天四个儿子中天赋最高的一个。公元675年,李贤被立为太子。然而,李贤的才干和在朝臣中的威望成为武则天的极大威胁,她不能容忍任何人与自己争权,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李贤当了五年太子后,武则天以谋反的罪名废李贤太子位,幽禁在巴州。李贤被废三年后,唐高宗去世,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只当了两个月皇帝就被废除。第四子李旦即位,也是傀儡,实权依旧掌握在武则天的手中。为免除后患,武则天派人赐死了年仅三十一岁的李贤。李贤的三个儿子也被幽禁在宫中,并被太监按时杖打。李守礼的哥哥和弟弟都在杖打下死去,只有李守礼幸运地活了下来。唐中宗李显复位后,有感于哥哥李贤的悲惨命运,特意收养了李守礼的一个女儿在宫中。这个女儿就是金城公主。神龙三年(707年),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遣使请求通婚。之前,唐太宗曾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许嫁金城公主。景龙四年(710年)春,吐蕃遣使迎娶公主。唐中宗亲自送公主到始平县(今陕西兴平)。金城公主及唐蕃使臣沿当年文成公主入蕃路线西行,吐蕃派专人为金城公主凿石通车,修筑“迎公主之道”。金城公主抵达吐蕃后,赞普赤德祖赞与其举行了盛大的完婚典礼。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金城公主病死于逻娑。唐玄宗听到消息后,特意在长安光顺门外为公主举哀,辍朝三日。唐朝外嫁的公主很少能真正起到和亲的作用,金城公主入蕃三十年,此间唐蕃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甚至有的唐朝公主还因为两国开战而有生命危险。天宝四年(745年),奚王与契丹王反叛,就分别杀掉了各自所娶的唐朝固安公主和永安公主。唐朝公主出塞和亲对历史影响深远,用“和亲”用作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词,也自唐代始。唐人陈陶在《陇西行》中说:“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幸好郭子仪从商州到武关一路收集了四千人马,派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率兵出发,白天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夜晚又燃起许多火堆,一路上作出声势浩大的样子,让吐蕃起了疑心,不知道郭子仪究竟带来多少人。当地百姓也虚张声势,传呼说:“郭令公从商州调集大军,来攻长安了。”长孙全绪派人混进长安,暗中召集数百长安少年,半夜里在朱雀街上敲锣打鼓地大喊。吐蕃军队不知底细,还以为郭子仪的军队已经进城,不战而走,连夜撤出长安西逃。陷落十五天的长安被唐军收复。

代宗闻报后,命郭子仪为西京留守。郭子仪入京,派将分屯畿县,表请代宗回朝。郭子仪伏地请罪,代宗慰劳郭子仪说:“朕没有及早用卿,所以才到这种地步。”便赐给他铁券(相当于免死牌),在凌烟阁为他画像,以表彰他的兴唐之功。长孙全绪等也被加官晋爵。

代宗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回到京师,完全是郭子仪的功劳。此后,唐将领仆固怀恩叛唐,连年引回纥、吐蕃、党项等族兵威胁关中,京师长安一再戒严。代宗不忘当年被迫逃离长安之耻,一度欲亲征。

当时,郭子仪防守泾阳,手下只有一万兵力。回纥和吐蕃人多势众,将泾阳合围起来。郭子仪便命令将士加强防御,不许出战。这时候,仆固怀恩病死,吐蕃和回纥都抢着要做统帅,争执不下,于是就分营驻扎。

郭子仪知道后,立即派人去见回纥首领,说要与他们联合攻击吐蕃。回纥人一向很尊敬郭子仪,但由于事先听了仆固怀恩的谎言,不相信郭子仪还活着,一定要亲眼见了才肯相信。于是,郭子仪带上几个随从,准备去回纥军营。郭子仪之子郭晞担心父亲的安全,拉着父亲的马不让走。郭子仪大怒,用马鞭抽过去。郭晞一缩手,郭子仪已经提马冲了出去。郭子仪到回纥营前,卸下盔甲走进营去。回纥首领们认出老将军,纷纷下马参拜。郭子仪向回纥大帅药葛罗说明情况,晓以大义。药葛罗本来以为郭子仪和代宗都已经死去,现在亲眼看见郭子仪还活着,才知道上了仆固怀恩的当,于是与郭子仪当场歃血盟誓。吐蕃得知消息后,担心受到唐朝与回纥的联手攻击,连夜撤退。郭子仪派精骑追至灵台(今甘肃灵台县)西原,大败吐蕃,西部边境暂告安定。

代宗时期,势力最大、为患最烈的是成德、魏博和卢龙三镇,时称“河朔三镇”。成德镇(治恒州,河北正定),自762年李宝臣开始割据;魏博(治魏州,河北大名东),自763年田承嗣开始割据;卢龙镇(治幽州),自763年李怀仙开始割据。他们各自拥兵,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赋税不入中央。甚至节度使的职位也往往父死子继,或由部下拥立,唐中央只能加以承认,不能更改。除河朔三镇外,实力雄厚的还有六州节度使薛嵩(唐高宗朝名将薛仁贵之孙)。

各藩镇为了维护统治,除拼命扩充军队外,还挑选精勇组成亲信“牙兵”。牙兵多“父子相袭,亲党胶固”,有着共同一致的利益。节度使对牙兵供给丰厚,往往能得他们的拼死效力,但这也使牙兵十分骄横,只要节度使对他们稍不如意,他们就或杀或逐,另立新主,遂形成了“变易主帅,如同儿戏”的局面。众藩镇中,尤其以田承嗣最为跋扈难制。

田承嗣,平州卢龙人,世事卢龙军,以豪侠闻名天下。开元末年,田承嗣任安禄山卢龙军前锋兵马使,在和奚、契丹人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升至武卫将军。田承嗣善于治军,在任兵马使时,安禄山曾在一个大雪天巡视各军营,初走进田承嗣军营,营内寂静无声,仿佛一个人都没有,但进入营内检阅士籍,又无一人不在营内。安禄山大为称奇,从此开始器重田承嗣。

田承嗣一直是安禄山的心腹死党,后来虽然归顺唐朝,竟然还公然为安禄山、史思明父子立祠堂,称之为“四圣堂”。唐朝廷却对其无可奈何。代宗还将自己的女儿永乐公主嫁给田承嗣的儿子田华,着意笼络,“意欲固结其心”。但田承嗣本性凶顽、反复无常,皇帝的恩宠只能适得其反,使他骄横傲慢,更加肆意妄为。

不过,田承嗣虽然飞扬跋扈,却对老将郭子仪极为敬重。郭子仪曾派遣自己的部将去魏博。田承嗣对来者十分客气,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并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

田承嗣对另一节度使薛嵩的地盘一直虎视眈眈,有心争夺攻伐。薛嵩也绝非善辈,对田承嗣甚为警惕,暗中有所防范。

一些传奇小说中记载薛嵩有侍女红线,“善弹阮咸,又通经史”。阮咸就是琵琶。薛嵩对其极为宠爱,让她管理各种文书,称“内记室”。不仅如此,红线还身怀绝技,她听说田承嗣准备攻打薛嵩后,于半夜施展轻功赶到田承嗣所在的魏城,并潜入有重兵把守的田府,从田承嗣的枕边盗走了装有官印的金盒,没有惊动任何人。事后,薛嵩派人将金盒原封不动地还给了田承嗣。还附上了一封信,信上说:“昨晚有人从魏城来,从您床头上拿了一个金盒,我不敢留下,特派专使连夜送还。”此时,田承嗣正派人大肆搜寻金盒的下落,接到薛嵩的信后,大惊失色,知道对方身边有能人,自此不敢小觑薛嵩。而消弭了一场兵祸的红线却功成身退,向薛嵩辞行。薛嵩挽留不住,便设宴为红线饯行。当时有个叫冷朝阳的书生也在宴席中,当场填了一首歌词:“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一曲唱罢,薛嵩不胜其悲,红线也黯然泪下,随后借口酒醉离席。自此,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子不知所终。事见《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五·豪侠三》。顺便提一句,《太平广记》中用不少篇幅描写红线的本领,据说这是中国书籍中最早正式描写轻功的文字。

代宗见田承嗣忌惮薛嵩,干脆用薛嵩来制衡田承嗣。薛嵩尚有名将遗风,被委以重任后,“感恩奉职”。但薛嵩一死,田承嗣便立即发难,怂恿昭义军兵马使裴志清作乱,赶走薛嵩的弟弟薛崿,薛氏部众皆归田承嗣所有。薛崿无处可去,只好逃到京师长安,“素服于银台门待罪”(《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四·薛嵩传》)。唐朝廷一直对田承嗣无可奈何,自然也不好怪罪薛崿,只能“诏释之”。

这时候,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弟李宝正(田承嗣女婿)在魏州打马球时,马突然受惊,意外撞死了田承嗣之子田维。田承嗣怒而杖杀李宝正,由此惹得李宝臣大怒,两镇关系立即恶化。李宝臣又联络与田承嗣素来不和的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两人一起向朝廷上表,陈述田承嗣的累累罪状,请求讨伐。刚好代宗也想利用各节度使之间的矛盾,削弱藩镇的实力,便下令河东、成德、幽州、淄青、淮西、永平、汴宋、河阳、泽潞诸道发兵,共同讨伐田承嗣。

当时诸道一心要削弱田承嗣的实力,瓜分地盘,开始倒也能齐心协力,各道合兵,势力颇大。田承嗣手下一些趋炎附势之徒感到害怕,暗中有投降的意思。田承嗣生怕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便派遣使者向朝廷上表,表示要“束身归朝”,意思是打算交出兵权,亲自到长安向朝廷请罪。唐朝廷竟然相信了田承嗣的话,下令诸道暂时停止进攻。田承嗣用一招拙劣的缓兵之计,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随后,田承嗣采取挑拨、分化、拉拢等种种手段,充分利用诸道之间的矛盾和各自的利益,顺利地瓦解了诸道联盟。

刚好这时候汴宋留后病死,都虞侯李灵曜暗中结纳田承嗣,仗着田承嗣的势力,自任为汴宋留后。唐朝廷得知后大怒,下令讨伐李灵曜。李灵曜势单力孤,田承嗣急忙派侄子田悦救援,结果兵败。李灵曜被俘虏,押送京师斩首。之后,代宗再次下令讨伐田承嗣,诸道却相互观望,再没有一人肯主动出击。唐朝廷也无可奈何,只好就坡下驴,下令恢复田承嗣的官爵,不必入朝。这时,田承嗣已经占据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之地,拥有军队十多万人,成为藩镇中的最强者。

到了这个时候,各藩镇“虽在中国名藩臣,而实如蛮貊异域焉”,“相与根据蟠结,虽奉事朝廷而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租赋、刑杀皆自专之。上宽仁,一听其所为”。代宗皇帝“听其(藩镇)所为”是事实,不过不是因为宽仁,而是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