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精英家庭的显赫之路 肚子里没墨水,当不好“官二代”

刚才我们讲的是刘墉的高祖,现在我们讲刘墉的曾祖。

刘通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刘必显,次子叫刘必前,三子叫刘必大。刘必显就是刘墉的曾祖父。刘必前无嗣早卒;刘必大只有一个儿子叫刘香。刘香没有后代,后来由刘棐(刘必显第四子)的二儿子刘绪煊过继给刘香。

诸城刘氏自始祖刘福传到刘必显这一代,都默默无闻。大概就是因为担心族姓不兴,希望后人发达的缘故,诸城刘氏分别给后代取名叫“必显”、“必大”。而历史的发展却正好印证了这一瑞兆,诸城刘氏传到这时候,果然崛起于世,迅速显赫起来。

刘墉的曾祖父叫刘必显。刘必显,字微之,号西水,为刘家第一个进士。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大清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卒于大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享年92岁——您还别说,这岁数可真是够大的了。

您看出点儿蹊跷没有?这刘必显考中举人的时间与考中进士的时间,居然相隔了28年之久。更为重要的是,刘必显这举人的身份,是在明朝考中的;而刘必显这进士的身份,却是在清朝考中的。话说到了这儿,您就理解了我在前文中说的“当然了,刘统勋和刘墉的先祖刘通他们家绝不在反抗者之列”这句话里面所包含的深刻的内涵了吧?

1645年,清军占领南京之后,清朝初年著名大臣、北宋名相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大学士范文程(1597年~1666年)上了一道奏疏,疏曰:“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今宜广其途以搜之。”请于顺治三年、四年再次举行乡试、会试。范文程此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治理中原这个天下,首先要得人心,而“士”(知识分子)这个阶层,是优秀之民,大清皇室只要得了“士”的心,就会得到天下。当时的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看到这个奏疏之后,马上就批准在全国实行科举考试。顺治二年(1645年),大清王朝正式实行科举考试。于是“江以南士子毕集,得人称极盛云”。

随着社会逐渐稳定、文化教育不断发展以及选拔满族官员以维护统治的需要,清政府开始重视满洲人的科举考试。顺治八年(1651年)时,统治者专为八旗子弟设立一套科举制度。满洲、蒙古人参加科举考试均享受优惠政策。顺治九年(1652年),满蒙八旗子弟也开始参加会试。先是乡试、会试、殿试,均满洲、蒙古为一榜,汉军、汉人为一榜。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满族与蒙古族的进士列一榜,汉人与汉军八旗的进士列一榜,以照顾满族和蒙古族的考生。八旗科举的乡试取中名额也有规定,“顺治八年,定满洲、汉军各五十,蒙古二十,嗣减满洲、汉军各五之一,蒙古四之二。”

八旗科举对满族和蒙古族实行优惠政策,从一方面看是为了维护满清贵族的统治,带有民族歧视的意味;但从另一方面看,满族、蒙古族是北方的游牧少数民族,文化基础非常薄弱,识文断字的人不多,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并实行倾斜政策有利于满蒙民族文化水平的提升,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是文化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刘统勋的祖父、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参加的就是大清顺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的这次会试。会试结果,满蒙录取了一甲三名(麻勒吉、折库纳、巴海),二甲七名(杨官、马祐、阿萨里、何锡谈、三都、迈因达、何托),三甲四十名;汉人录取了一甲三名(邹忠倚、张永祺、沈荃),二甲七十七名,三甲三百一十七名。刘必显获取的,就是三甲第八名,也就是当年参加考试的汉人学子中的第八十八名。

可别小瞧刘必显这第八十八名,这可是山东诸城刘氏中在科举上最早取得成功的人。

刘必显考中举人后,最初担任的是行人司行人。行人司这个机构是明清两朝的常设机构,掌传旨、册封等事。行人司下设行人、左行人、右行人等职位。其中行人是一个正九品的官职,左行人、右行人则官职从九品。每当朝廷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征聘贤才,及赏赐、慰问、赈济、军务、祭祀,则遣其行人出使。

在担任行人一职期间,刘必显曾经奉命出使粤东等地。

当时的粤东地区战事连绵。明朝灭亡后,走投无路的南明永历小朝廷被迫接受了已经牺牲的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部将孙可望、李定国联合抗清的建议,在贵州投靠了农民军。这年,李定国发动反攻,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同时,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并接受了永历封号。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

刘必显奉命出使粤东等地,就恰好在这个时间段内。好在,这一路之上是有惊无险,刘必显顺利地完成了大清皇室交办的任务。不久之后,刘必显升户部河南司主事。

这个户部我们知道,本为西汉时尚书之“民曹”;三国时魏设“度支”,吴设户曹;两晋、南北朝沿设“度支”,掌财用;隋始以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唐初因避李世民之讳改称“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副长官为侍郎,部下分司办事。历代相沿不改。清末将民政部分出,改设民政部;财政部分出,改设度支部,户部之名遂废。

清代户部总的执掌是管理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财政等事宜,其机构按地区划分为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14个清吏司,并设有八旗俸饷处、现审处、饭银处、捐纳处、内仓等机构,办理八旗俸饷、捐输等事。其部内的行政事务则由南、北档房、司务厅、督催所、当月处、监印处分别管理。隶于户部的机构还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户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各司设司长(郎中)一到三人不等,正五品;副司长(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二人到七人不等,正六品。

由此可见,刘必显担任的户部河南司主事是个正六品的官职——从正九品到正六品,刘必显也算得上是连升三级了。在这期间的1664年(康熙三年),刘必显还曾经被大清皇室派往安徽芜湖,担任芜关税政这个既有钱又有权的非常重要的职位。我们由此可见皇室对刘必显的信任程度。

此后不久,刘必显又升任广西户部员外郎。

员外郎是一个什么官?员外郎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晋以后所称之员外郎指员外散骑侍郎(皇帝近侍官之一)。隋文帝开皇年间,于尚书省各司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唐宋沿置,与郎中通称郎官,皆为中央官吏中的要职。明清各部仍沿此制,以郎中、员外郎、主事为三级司官,得以递升。员外郎简称外郎或员外,通称副郎。清代除六部外,其他官署如理藩院、太仆寺、内务府均设员外郎。员外郎是一个副职。广西户部员外郎,那是一个从五品的官职。那个时候清军刚刚入关,满洲人对汉人不信任,所以呢,他的正官都是满洲人或者是蒙古人,汉人能当上备选官员就很了不起了,所以这个刘墉的高祖父能当上这个官就已经是政府非常信任的了。

刘必显晚年辞官归里后,在今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户部乡杨家峪村一带构筑别业,名曰“槎河山庄”。刘必显之所以出资买下这座山庄和山场,据我看来,其主要用意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自己和后人留条后路,以防政坛有变遭到不测,退到这深山野夼可避风躲难;二是这里的水土、环境是滋性养人的绝妙去处,且能远离尘世,避开污浊,适合培养治国安邦的栋梁人才;三是这里风水好,能保证日后人财两旺。

槎河山庄建好之后,刘必显立即搬来槎河山庄居住,并非常欣喜地题诗一首,名曰“题槎河山庄亭璧”。诗中写道,“十年尘梦冷渔矶,又向滩头理钓丝。久客乍归鸥作伴,短墙半缺水为篱。月明星影窥窗际,夜静溪声到枕时。独坐悠然成大觉,挑灯拂壁一题诗。”

关于槎河山庄的规模,刘必显的曾孙刘墉曾经在《槎河山庄诗序》中说得甚为明了:“草堂有三,斋庐倍之,楼为内空者三。”刘必显晚年,一直在山庄中教育子孙力学苦读,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他的四个儿子中有两人中进士,他的十七位孙子中,有十二位中举人。

后来,刘必显将槎河山庄交给次子刘棨。刘棨不负父望,为官清正廉明,官至四川布政使,为清代著名廉吏。康熙皇帝亲笔书写了“清爱堂”三字赐予刘棨,从此,刘家就以“清爱堂”三字为自家的堂号,声名远播。

刘棨共有十个儿子,刘统勋是其第五子。刘棨继承父志,对子孙甚为严厉。刘统勋兄弟们六岁随师读书,成人后衣着饮食皆同于穷苦人家子弟,以至雍正年间曾执教于槎河山庄的安丘进士李漋不无感慨地说:“近世言家法者,首推东武刘氏。”在严格家法教育下,刘统勋兄弟们先后有八人中举人,中举者中又有三人中进士。八子登科,为清代兄弟登科之冠,令江南世家望尘莫及。以至刘墉登进士后,乾隆皇帝赐诗“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

刘统勋、刘墉父子都曾在槎河山庄之中的锦秋亭读书用功过。相传刘墉曾和清乾隆年间担任过都察院左都御史、会试大总裁、升内阁大学士的学问精湛的窦光鼎在槎河山庄同窗居住、读书。刘统勋显达后,对槎河山庄关爱有加,派其二哥、三哥来槎河山庄安家落户,这就是现在这一带刘氏的始祖。刘统勋本人则亲笔题写锦秋亭匾额,并请当时著名宫廷画家唐岱绘制《槎河山庄图》,王麓台作题。当时王公巨卿争相题咏,嘉庆皇帝《题石庵师傅槎河山庄图》云:“相国家声著,洋洋表海东。披图知胜境,怀旧仰高风。嘉树人常誉,仙庄笔更工……”刘统勋的得意门生,有“天下第一才子”之誉的纪晓岚亦赋诗云:“千叠云风四面开,原非无地起楼台。如何书里莱公宅,只以孤村伴水偎。”而刘墉的得意门生英和对槎河山庄的描绘更加淋漓尽致,有“云气荡溟蒙,仙真自来去。其下见高门,天华重雨露”、“巍巍文正公,勋名亦寓布,衮职冠廊檐,锵然龙虎步”等句。

迨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刘墉的侄孙,官至浙江布政使的刘喜海曾经向林则徐出示《槎河山庄图》,林则徐大喜,遂作《槎河山庄图刘燕廷喜海廉访属题》,有“槎河之槎仙所系,荫崖茆屋相回环。锦秋亭前读书处,古柚葱郁苍台班。山中宰相本仙种,出山高压群仙班”等语。同样出身于名门的林则徐,为槎河山庄的优美风光所吸引,对刘家的显赫家世表现出了无比的崇敬和向往。

刘氏后裔对槎河山庄都怀有浓厚的感情。刘墉的侄子,官至吏部尚书的刘镮之曾写诗道“家山久别劳尘梦,咏芳还忆锦秋亭”,俨然已把槎河山庄当作自己的故乡了。而作为稀世之宝的《槎河山庄图》,被刘氏后人在20世纪60年代出售于济南,后归属山东省博物馆。

刘必显的官位不算显赫,仅做到员外郎,但他为官清廉,正直有胆识。在他晚年,对后人立下家训:“当官清廉、积德行善、官显莫夸、不立碑传、勤俭持家、丧事从简。”他为后世晚辈的成才建立了规范。

刘必显十分崇尚教育。他认为:“教家之道,千条万绪,非言语文字能罄述。然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教子之方,莫要于读书。必能读书乃能明理,能明理始能成器,始能保家,至进取成名。登科、发甲,固视乎命运。然其家三世读书而发始达者十居八九;若先世目不识丁,而其身崛起田间,至登甲、乙榜者,百中仅一二焉。俗语所以说‘书读三世发’之言也。”良好的家教,使刘氏子孙不依赖父辈,树立了较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一个个成为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

“清廉做官”,子孙们恪守了这一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