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写英豪

刘全仲

程奎同志一部长达八十万言的长篇历史小说《皇太极全传》终于流览完毕。虽不能说是一口气读完的,却也是从卷首的引子开始读起就爱不释手,急不可耐地在一周之内读完了最后的篇章。掩卷而思,感触良多。笔者不仅从这部作品中清晰地认知了这位为大清帝国初创阶段建立了丰功伟绩的皇帝的雄才大略,为我们抚顺山河养育了一个绝代英豪而倍感骄傲,同时更为由我们家乡的本土作家以其勤奋,睿智和过人的胆魄,运笔豪放地书写出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而分外自豪。

《皇太极全传》是现今惟一一部全面翔实地反映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波澜壮阔的一生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从皇太极十二岁主理家政开始写起,以其一生煌煌伟业为主线,一直写到他的英年早逝,盛极而终。《全传》通过对皇太极一生经历的纷繁历史事实的揭秘描绘,以生动鲜活的笔墨,丰宣饱满的人物形象,再现了皇太极敏思好学,雄才大略和一幕幕惊心魄的历史云烟。作为历史长篇小说,我想首先是应该忠于历史的,在坚持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进而达到历史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为此,《全传》作者做了多年的创作准备,览阅了诸多史书,考证了大量的史料,继而投入了艰苦而忘我的艺术创作,因之赋予了作品很强的思想性,很高的艺术性和吸引读者的可读性。

中国文坛有个令人眷顾的优良传统,那就是文以载道。如果一部作品远离生活实践,违背历史事实,信马由缰,随意编造,虽然热热闹闹,然读过之后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东西,不能给读者一些有益的启示,那么这样的作品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全传》的作者深刻地洞明了这一点,他探究并概括地用“残明、联蒙、优汉、易俗”八个字来书写皇太极的成功人生,并用以贯穿《全传》的始终,这就使作品远离了戏说的误区,彰显了以人为本,以史为鉴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因而将会给今人及后世以心灵上的深刻启迪。

譬如“优汉”。作为一个身处边陲的少数民族,为什么能成功崛起,一统华夏?除了他们的自强,他们的奋斗,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非常注意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尤其重视重用各民族的优秀人才,从而丰富、充实和壮大自己。书中多处展现了皇太极尊孔学儒的生动场景:“惩亲王再倡儒教”,“首祭孔筹谋定鼎”,“仁义、孝悌、修身、治学之道,我们不能因为它是汉人的东西就排斥,今后不论是蒙、汉、朝鲜,只要他们那里有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就都应该拿过来,为我们所用。”此等著述,寓意深刻。应当说,在学习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汉文化方面,皇太极是清王朝的首倡者,为整个清代由弱到强奠定了思想统治基础。这也是清王朝最终能横扫中原定鼎华夏大地三百余年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皇太极有这样开放的思想和开明的胆识,才有优厚汉官的一系列举措:对范文程的重用,对宁完我的破格提拔,对张春的恩养,对祖大寿长达十年的等待,对洪承畴的劝降等等,作品对这些历史事实的真实回眸,不仅显示了一个封建帝王的博大胸襟,收到了如当今统战工作的效果,同时也展现出作家对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匠心独运的塑造,进一步丰满了皇太极智慧而高大的形象。

还有对皇太极的“残明、联蒙、优汉、易俗”等开明举措,作家都作了生动的诠释,环环相接地描绘了皇太极的文韬武略,成为其辉煌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作家,《全传》作者始终恪守尊重生活尊重历史的创作原则,他没有哗众取宠,也没有随波逐流,其作品通篇不以男女之事招徕读者,没有将《全传》写成一个皇帝和几个女人缠绵缱绻的故事,而是突出他在政治、军事舞台上的运筹帷幄和金戈沙场的壮举,尽展在读者面前,因而使作品显得气势恢宏的凝练厚重。

《全传》引人注目之处,还有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金清王朝的诸多历史之谜给予了独到的阐述,如皇太极的后妃五宫为什么都是蒙古女人?努尔哈赤到底留没留下令阿巴亥殉葬的遗嘱?皇太极为什么不立豪格为太子等等。这些揭秘性的阐述,虽不能说最终解开历史之迷,但也得到了一些专家和学者的广泛认同。

更令人可喜的是,作家以其独特的文学创作力,赋予了作品较高的艺术价值。一是故事情节的曲折,迭宕起伏,一环扣一环,令人不忍释卷;二是语言生动流畅,极富个性,有的甚至精妙绝伦。像在“大金国开国取士,出奇兵千里征明”一章中有关范文程和辽南士子们的一段辨论,语言锵铿有力,辨争精彩纷呈,大有一泻千里之势,读来令人荡气回肠,韵味无穷;三是典型人物的塑造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无论是曲折的情节,还是生动流畅的个性化语言,都是为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服务的。诸如皇太极的大智大勇,范文程的鞠躬尽瘁,宁完我的不拘小节,崇祯的勤政和无奈,一个个历史人物,都塑造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一个个历史故事都描绘的精彩纷呈,扣人心弦,从而构成了这篇长卷的成功垒就。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无疑凝聚了作家的辛劳,心血和汗水,更张扬着作家高昂的创作激情。在读《皇太极全传》之前,我与作家并不相识。读过八十万言,我为他讲述的故事所感动和震憾。以后的几次相交,进一步为他对清前史、对皇太极的透彻研究和精辟见地而折服。程奎同志埋头书案整整两个春秋,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不顾日月轮转,不问酷暑严寒,追溯历史长河,终晶沉浸在皇太极时代的历史漩涡里,遨游于女真人崛起的历史苍穹中,为他们的乐而喜,为他们的苦而悲,无数次流下了喜而泣悲而涕的泪水。笔者不仅敬慕作家程奎同志的这种创作上的敬业精神和忘我的情感投入,更特别赞佩他的历史使命感和为振兴家乡抚顺文化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他放言:“在我们家乡,努尔哈赤、皇太极和许多满族大英雄用他们惊人的胆略和超凡的智慧书写了一部一个少数民族由弱到强创立八旗横扫中原定鼎华夏的雄伟的历史画卷,这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作为一个抚顺的一个文人,如果我们不能把这一优历史的文明进步艺术地再现出来永久地留给后世,就等于白活就有负于历史的重托。”这些充满壮志豪情掷地有声的话语,真的让我瞠目结舌,敬佩不已。程奎同志不但说到了而且做到了,他五十四岁的人生真的没有白活。他不仅填补了清前文学创作的一个空白,同时也为我市的文苑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人们常常把写历史题材小说的作家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者,程龙——龙岗山,我们为你戴着镣铐翩翩起舞的胆魄和优美舞姿而骄傲和自豪,愿你一路高歌,健步走好今后的创作之路,再扮靓丽的抚顺。

(作者系中共抚顺市委原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