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


袁世凯公举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明信片,并绘有北洋政府时期的五色旗。


敬祝中华民国创造明信片之孙中山、黎元洪、黄兴头像。


祝大中华民国成立明信片黎元洪、黄兴头像。其中可见辛亥革命“南京城大激战”、长江口岸“八舰降服”场景及中英文字样。


北洋时期印行辛亥革命民军首领黄兴像明信片。

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黎元洪像明信片。

北洋时期印行中华民国副总统冯国璋像明信片。


北洋时期印行蔡锷像信片。


北洋时期印行前国务总理段祺瑞像明信片。袁后中国,北洋之虎段祺瑞,被视为皖系军阀首领。


1918年双十节徐世昌像、冯国璋像纪念明信片,有“北京(民国)七年十月十日徐大总统就任纪念”戳。


张作霖像及其与外国军官留影。

张学良像及皇姑屯事件张作霖坐乘的贵宾车倾覆场景。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孙中山头像。

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袁世凯像。

中华民国三年(1914)“袁大头”袁世凯头像。

中华帝国洪宪纪元(1916)袁世凯像。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黎元洪头像。

中华民国十年(1921)九月仁寿同登纪念币徐世昌像。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宪法成立纪念银质纪念章曹锟像。

中华民国执政纪念币“和平”(1924)段祺瑞像。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像纪念银币。


1913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率梁启超、梁士诒、荫昌、陆徵祥、曹汝霖、顾维钧、章宗祥、刘冠雄、王家襄、汪大燮、朱启钤等文武官员,与各国驻华使节合影。


1918年10月10日,徐世昌(前排左八)在北京就任大总统仪式后合影。前排左七起依次为代理总理钱能训、外交总长陆徵祥、交通总长曹汝霖、海军总长刘冠雄等人。



1916年10月10日,值中华民国成立五周年,新上任的大总统黎元洪在南苑操场举行北洋军阅兵仪式。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段祺瑞不服黎元洪登上大总统宝座,形成“府院之争”。黎元洪也想利用这次阅兵显示自己的地位。


1918年11月28日,北洋政府在紫禁城太和殿前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纪念一战胜利。大总统徐世昌在代理总理钱能训、新任陆军总长靳云鹏等人的陪同下正走向太和殿,准备在太和殿前广场检阅战胜国部队,英美等国驻京军官抽出指挥刀以示敬意。

1918年11月28日,大总统徐世昌发表一战胜利演说。人群正中戴高帽者为徐世昌。右边着军装的是陆军总长靳云鹏,再往右是段祺瑞。战胜国公使分列两旁。


1916年11月,英国在山东威海卫租界开始招募第一次世界大战赴欧华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华工不少是山东人。赴欧之前,加拿大医务官仔细检查二十多项身体指标,尤其严防筛查沙眼等传染病。


一战期间,中国华工在法国南部的鲁西荣地区修建铁路留影。飘零万里,语言不通,遂常以手势交流,甚至英国人抽着马鞭监督华工营众赶进度。

1918年6月,中国华工自法国、比利时交界处向前线进发。一战爆发后,成千上万来自中国的华工援助对欧洲弥足珍贵,在法国,这样可能腾出同样数量的法国工人到前线服兵役。


1890年,段祺瑞(左二)等五名晚清留学生在德国教官瑞乃尔指导下操作弹炮。晚清政府亦与德国克虏伯公司谈判购炮事宜。

段政府段祺瑞(前排右五)等人与英国、美国等列强“太上皇”北京外交团合影。中国海关的最高机构总税务司长期由英国人把持,掌握着北京政府的巨额财源。


1924年直奉战争,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17日,奉系张作霖邀冯玉祥在天津日租界下野皖系首领段祺瑞家中会谈,决定拥段为临时执政。图为天津会议合影,前排左起梁鸿志、冯玉祥、张作霖、段祺瑞、卢永祥、杨宇霆、张树元,后排吴光新。

1936年,前国民政府临时执政段祺瑞(1865~1936)公祭之时,其灵柩车由国府要人及各国仪仗队护行北平留影。


1924年10月,冯玉祥将曹锟囚禁中南海,时局之变,促使奉系、皖系寻求孙中山合作。此后为全国舆论所迫的段祺瑞、张作霖,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以产生正式政府。此图即为12月4日抱病自海路抵达天津的孙中山,在张园行馆与国会代表等欢迎人士的合影。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辞世。同日,遗体送至协和医院。19日,灵柩移至中央公园社稷坛大殿,开放社会各界隆重公祭。4月2日,移至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石券门内暂厝,图为由中央公园移出情景,送殡者十余万人。


中华民国三年(1914)印中国银行试模票袁世凯像(正反面)。

中华民国六年(1917)印中国银行兑换券壹佰元黎元洪头像(正反面)。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印中央银行伍元通用货币孙中山头像(正反面)。


中华民国邮政孙中山头像。

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袁世凯头像。

中华民国邮政陆海军大元帅就职纪念邮票张作霖头像。

中华邮政开办廿五年之纪念(1896~1921)总统徐世昌(中)、国务总理靳云鹏(右)、交通总长叶恭绰(左)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