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东晋乱纷纷 三、小人庾亮

晋明帝论功行赏:以王导为太保、领司徒,加殊礼,封始兴郡公;温峤为前将军,封建宁县公;苏峻为历阳内史、冠军将军,封邵陵县公;郗鉴为车骑将军,都督徐、青、兖三州诸军事,兖州刺史,出镇广陵,封高平县侯。其余各有封拜。追赠已故司马承、甘卓、戴渊、周、郭璞等官爵,各赐谥号。改授荆、江诸州,以分上流之势:以温峤为江州刺史;陶侃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以王舒为会稽内史。又充实自己实力,调换朝廷百官,总算把朝廷安定下来。

王敦叛乱才平定一年,一切刚刚走向正轨,公元325年,农历闰八月戊子日,晋明帝却突然暴病身亡,在位仅三年,年仅二十七岁。

太子司马衍即位,是为晋成帝。改元咸和。当时成帝年仅五岁,他的母亲庾太后临朝听政。庾太后没有任何政治才能,便重用她的哥哥,中书令庾亮。

庾亮是个小人,手握重权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复当年不“尊重”自己的人,而第一个人则是司马宗。

晋明帝在患病的时候,左卫将军、南顿王司马宗执掌宫中禁军,在宫内当值。有一次,庾亮有事要进宫面奏晋明帝,向司马宗索要进宫的钥匙,司马宗道:“皇宫又不是你家,是你随便出入的地方么?”庾亮觉得受了羞辱,掌权后便将司马宗贬为骠骑将军。

司马宗当初说的话的确是让人很下不来台,但庾亮把司马宗降职也报复得太过分了。司马宗这个人其实和庾亮是半斤八两,他认为自己受了委屈,竟然和亲信卞阐谋划,准备废掉庾亮。虽然庾亮无才无德,但毕竟是国家重臣,岂能说废就废。司马宗和庾亮其实是一个脾气,都把国家大事当做个人恩怨的筹码。庾亮得知,做得更绝,把司马宗杀了,并将他这一支宗姓贬为“马”姓,司马宗的几个儿子全被废为平民。卞阐则逃到了历阳苏峻那里。庾亮便以朝廷的名义命令苏峻交出卞阐。

因为司马宗一直执掌宫中禁军,经常待在宫内,所以晋成帝和他很熟。司马宗有时还陪着晋成帝玩,晋成帝对他很有好感。有一次晋成帝问庾亮:“平日我经常见到的那个白头公去哪儿了?”

庾亮随口答道:“他谋反,已被杀了。”

成帝听了伤心道:“舅舅说人家谋反,便杀了人家;如果有人说舅舅谋反,又该如何?”

庾亮听了脸色一变,也不好再说什么,怏怏而去。

这时苏峻那边传来消息,说卞阐没来自己这里,所以不能交人。

庾亮知道苏峻是不愿意交出卞阐,又一次觉得很没面子,于是便以“苏峻拥兵自重,藏匿叛党”为名,要征苏峻入朝,然后除去苏峻的兵权。

王导劝他道:“苏峻对国家有大功,很有威望,又有数万精兵,武器也很先进。而且这个人猜疑心重,为人险毒。你要是征他入朝,他一定不肯奉诏而来,到时候你该怎么办?是打还是不打?不打失去朝廷威信,打了又逼他造反。岂不是两难?”

庾亮不以为然:“苏峻狼子野心,终将反叛。就像当年汉景帝削藩,其实不削藩七国迟早也要造反。现在除他兵权,就算是把他逼反了,造成的祸患也不大。如果等他将来羽翼丰满了,说不定朝廷也没能力再制服他了!”

尚书令卞壸劝道:“苏峻屯兵之处距离京城不到一天的路程,如果苏峻造反,京城一定很危险,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苏峻屯兵于历阳(今安徽和县),距离建康相当近,路程只有一百多里地。即使是步兵,早上出发,晚上也就到了。

庾亮不听仍然下诏征苏峻入朝,升苏峻为大司农、加散骑常,也就是给苏峻个朝中官职,解去他的兵权。

卞壸知道庾亮过于自信,京城兵力根本不是苏峻的对手,急忙派人去武昌找温峤想办法,温峤也写信劝庾亮,庾亮根本听不进去。温峤见庾亮这么固执,便说,这么办吧,我把我的将军府从武昌移到浔阳,然后率重兵进入京城,这样保险一点儿。庾亮大言道:“我担心的是西边的陶侃,历阳的苏峻又算得了什么?你不要带兵越过雷池。”雷池是一个大湖,主体位于望江县雷池乡,在望江县城东南十公里处,紧靠长江北岸,面积一百平方公里,因古雷水自湖北黄梅县界东流至此,积而成池,故名雷池,亦名大雷池。雷池以西是温峤的防地,所以庾亮才有此话。温峤听了只得按兵不进。

苏峻得了诏命,果然并不入京,写信给庾亮道:“你要是让我打仗,指哪儿打哪儿,我绝对听从你的命令;你让我入朝作文官,我没这个本事,不能胜任。”庾亮不理他,再催苏峻入朝,苏峻遂又上书道:“当初可是明皇帝拉着我的手,请我带兵北伐的。现在中原还没有收复,我哪儿敢回去清闲养老呢?这么办吧,你在偏远的青州界内,随便找一个荒芜凋敝的地方,让我去镇守,发挥一下我的余热可以不?”

庾亮仍然不同意,并整修石头城的军事防务,以郭默为后将军、领屯骑校尉,以其弟庾冰为吴国内史,在全城进行军事总动员。然后再催逼苏峻入朝。

苏峻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打算遵命去京城。手下参军任让、阜陵令匡术、大将韩晃、张健、匡孝、管商、弘徽等都劝阻道:“将军已经深深地得罪了庾亮,现在就是请求调个最穷的地方镇守庾亮都不允许。你想想庾亮恨你恨到什么地步?你现在入朝,恐怕生命都有危险,不如拥兵自守,尚可以保命!”苏峻一听,又不走了。

这时,庾亮又派人前来催促,并且在信中道:“你一再地拖延不来京城,难道想谋反么?”

苏峻早就憋着一口气了,听了此话,再也忍不住了,骂道:“好,你都说我谋反了,我到朝中还能有活路?以往国家危险的时候,多亏我出了大力气,才换来今天国家的安定;现在,兔死狗烹,卸磨杀驴,却要除掉我了。我就是死,临死前也要把你杀掉!”遂于历阳起兵,声讨庾亮。

豫州刺史祖约(祖逖的弟弟)也被庾亮穿过小鞋,得知苏峻造反,也起兵响应,派大哥的儿子祖涣、女婿许柳率两万兵前往支援。苏峻听说后更坚定了反叛的决心,以韩晃、张健为前锋,杀向京城。

司徒司马陶回向庾亮建议道:“您赶紧截断阜陵通道,守住江西当利等险要的地方。使他不能袭击京城的后方。虽然苏峻兵精,但毕竟我们的军队比较多,据险而战,必可胜他。”

庾亮并没有听从,而是严阵以待。哪知道苏峻先占了姑孰,把那里的粮食等物资全部夺去,庾亮这才知道打仗并不是两军碰一块儿厮杀就行了,原来还要涉及到各个险关把守,重要城市之间的互相支援,以及后勤供应等方面。于是才开始听从军事专家的意见命令左将军司马流率兵去守慈湖,派其弟庾翼去守卫石头城。但已经晚了,司马流刚赶到慈湖,大营还没有扎好,大家正在做饭,韩晃突然杀到,司马流大败,乱军中被杀。苏峻遂与祖涣、许柳等合兵一处,向京城而来。

司马陶回又建议道:“石头城有重兵把守,地势险要,苏峻决不敢从这个地方过,一定是绕到南边从小丹阳徒步而来,如果在那里设下伏兵,一定可胜。”

庾亮道:“小丹阳南道狭险难行,苏峻一定认为我设有埋伏,怎么敢从那个地方过来?”又不听从。其实庾亮埋伏一支军队,就算是没等到苏峻来,又能给自己造成多大损失呢?战争不是游戏,成败往往在于一念之间,只要有取胜的可能性都应当重视实行,庾亮随随便便就把这个机会放弃了,简直太愚蠢了。

苏峻料定庾亮不会在险道设伏,派人把船都开出来,大张旗鼓地向石头城进发,扬言要进攻石头城,其实每只船上只有船夫一人,鼓手一名。而自己亲率大军,趁着夜色,人含枚马勒口不举火,摸黑从南道摸到京城之下。

庾亮听说苏峻带兵来到京城,这才又一次后悔。

卞壸、郭默、赵胤带兵出城与苏峻交战,但并不是苏峻的对手,大败而回。苏峻遂率军进攻青溪栅。青溪栅是南京城在青溪左岸沿河设有的类似篱笆的防御设施。相当于一道城墙,攻破青溪栅便可入城。

卞壸拼命守在青溪栅,直打到晚上苏峻也没有攻下,正好西风刮起,苏峻命人放火,结果风助火势,烧入卞壸军中,苏峻趁势攻入,卞壸被困不能冲出,力竭而亡。苏峻劝卞壸的两个儿子卞眕和卞盱投降,二人道:“父为忠臣,子为孝子,夫复何恨!”也都力战而死。

乱兵攻入云龙门,丹阳尹羊曼、黄门侍郎周导、庐江太守陶瞻全都战死。庾亮在宣阳门拒守,很快也被乱军攻破,庾亮只好与庾翼、郭默、赵胤、孔坦等出城,向西投奔浔阳温峤。

乱兵入城之后,到处抢劫,只要看到身穿军服的,一律杀而不受降。看到女子,便扒光衣服强奸,许多女子没有衣服,只能用茅草盖住身体,连草都找不到的,便挖土盖体。南京城内,哀号之声,不绝于耳。

王导急忙命侍中褚翜抱了小成帝登上太极前殿。王导、光禄大夫陆晔、荀崧、尚书张闿、右卫将军刘超、侍中钟雅、褚翜等人带着几名不愿逃走的禁军侍卫把小皇帝围在中间。不一会儿,乱兵杀入殿中,褚翜厉声呵斥道:“让苏峻来觐见皇上,皇上岂是你们能轻侮的?”

这些乱兵见是皇帝在殿,纷纷退出。但对别的地方却不客气,在后宫大肆抢掠,抢来的东西全部送到蒋山(即钟山、紫金山)存起。

不久,一身戎装的苏峻得意洋洋地走入太极殿,意甚狂傲。成帝虽然只有七岁,却出奇的镇定,问苏峻道:“苏将军没经过朕的宣诏,就带兵入京?”

苏峻道:“庾亮奸臣,赏罚不明,虐害百姓,擅杀大臣,我为国家而起兵。”

成帝道:“现在庾亮已经逃亡了,并不在京中,你为什么不退兵?”

苏峻道:“将士还没有得到封赏,所以不退!”

“你们想得到什么封赏,可以跟朕说。”

“司徒王导,是有德的贤臣,可以仍然当他的官;祖约是个清官能吏,可以升为侍中、太尉、尚书令;我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许柳为丹阳尹;祖涣为骁骑将军。”

成帝及王导等人,只得按照苏峻的主张加封各官。这时,苏峻手下大将张健也打败了吴国内史庾冰,庾冰化妆逃往会稽。苏峻从此留守南京,把持朝政,并在朝中安插亲信,俨然成为一位挟天子的权臣。然后下了全国通缉令,缉捕庾亮和庾冰。

庾亮逃到浔阳,抱着温峤号啕大哭。哭完之后,庾亮把庾太后的诏书拿出来,要和温峤一起回攻京城。两个人正在商议,又有消息从京中传来,太后为苏峻所迫,郁郁而亡。庾亮恨得咬牙切齿,要推温峤为盟主,东去讨伐。温峤推辞不受,推庾亮为盟主。两个人互相推辞不下,有谋士道:“我们江州兵马不过万余人,要打苏峻并不容易。不如推举征西大将军陶侃为盟主。陶侃既能打仗,又有重兵,与他联兵,必成大事。”温峤和庾亮遂派督护王愆期去江陵请陶侃。

陶侃此时正偷着乐呢。原来庾亮这个人还真是活该,自他辅政之后,到处给人穿小鞋,为自己立仇家。晋明帝临终时把陶侃也列为顾命大臣,结果让庾亮给私自删了。陶侃听说后气得大骂庾亮是小人。你说几乎所有的边镇大将皆恨此人,由这个人来做国家的第一辅政,岂不是给国家招祸么?

陶侃接了温峤的信,推说自己只是个守边疆的武将,管不着朝廷里边的事,拒绝发兵。温峤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并晓明利害,劝陶侃以国家利益为重。陶侃看罢便有了起兵之心,但一想到庾亮就像吃了苍蝇一般恶心,因此犹豫不决。这时温峤又派王愆期来劝,并告诉陶侃,他的儿子陶瞻在守云龙门时被苏峻的乱兵杀死。

陶侃登时老泪纵横。王愆期趁机激他道:“苏峻是一只豺狼,如果让他控制了晋国,则天下虽广,也难有您的立足之地了?”

陶侃翻然醒悟,亲自率将士三万,登舟顺江东下,直到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