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圣人可汗 一、突利入隋

我们知道,唐太宗号称“天可汗”,意思是他不仅是唐朝的皇帝,还兼任北方少数民族共同的可汗,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极大荣耀,一千多年以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其实,中原王朝的皇帝兼任北方草原民族的可汗,并不始于唐太宗,而是始于隋文帝。只不过隋文帝当时不叫“天可汗”,而是叫“圣人可汗”。

那么,隋文帝到底是怎样才得到这个称号的?这可不是通过武力逼着人家承认的,而是突厥可汗心甘情愿奉送给他的。

前面讲过,隋朝采取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战略,扶持弱小的突利可汗,触怒了大可汗都蓝,都蓝可汗为了复仇,转而和老对手达头可汗联合,一起进攻隋朝。就在开皇十八年(598)春天,达头已经率领十万精兵到漠南了。

怎么办呢?隋文帝早已做好准备,马上派第四个儿子蜀王杨秀挂帅,率领大军从灵州道出发,迎击达头。

大事由王子挂帅,这是隋朝的惯例,但是,王子只是名义上的总指挥。那么,发挥实际作用的是谁?宰相杨素。

此人特立独行又能力超强,两征江南都战功赫赫,是当时蹿升最快的政治明星。现在,隋文帝又把他调到漠北来了,希望他不辱使命,再立新功。杨素从灵州出去,没走多远,就和达头遇上了。

突厥是马背民族,擅长运用骑兵,搞破袭战,而汉人是农耕民族,不擅长冲杀,但是,擅长防守。所以此前汉人将军和突厥打仗,都是以防守为主,安置大量鹿角(障碍物),结成方阵,来抵御突厥的冲锋。

不过,隋军和一般的汉人军队不一样,这是一支胡汉杂糅的军队,早已打出了威风。而杨素更不是一般的将军,他是超级军事明星,历来不走寻常路。他说,结成方阵,不过是在消极防守,防守得再有效也只能保证不输,可是,现在我们追求的是打赢!所以,我们不用防守,而是要进攻。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也不能用障碍物拦截敌人的战马,而是要和突厥一样,运用骑兵,主动出击,和敌人决一死战!

杨素的骑兵阵摆好,达头也率军过来了,远远一看,隋朝这边居然也用骑兵,达头激动得滚鞍下马,扑倒在地,磕起头来。

磕头是什么意思?这是谢天呢!天赐我也,居然派了这么一个笨蛋将军来,这不是找死吗?达头一声长啸,带着他的部队就冲了过来。那么,隋军会不会像达头想象的那样在骑兵的冲击面前不堪一击?

如果是别人指挥,当然有可能。但是杨素指挥就不会了。杨素带兵素以严苛著称,每次出战,都先派一二百人做前锋,胜了有赏,如果败了,回来多少杀多少。所以,杨素带出的兵都不怕死,到了战场上就知道往前冲。现在,达头的骑兵一冲锋,杨素的骑兵不仅不退缩,反而不要命似的迎了上去。

这可太出乎突厥人的意料了。

突厥打仗一般都是为了掠夺财物,既要钱,也要命。这样的心态反映到打仗方面,就形成了一个特点,冲劲很强,但是韧性不足,基本上属于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那一类型。作战技术很好,但是作风不顽强。

这样的两支军队碰到一块儿,谁更厉害些?当然是杨素的军队。有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杨素手下这帮不要命的士兵面前,突厥人的气势很快就矮下来,越打越乱。而杨素这边则是越战越勇,开始还以一当一,后来就成了以一当十,把达头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连达头本人都身负重伤,仓皇逃走。这样一来,突厥对隋朝的第一次威胁就解除了。

这样的结果,都蓝他们哪能甘心。到了第二年春天,都蓝又联合达头,纠集十多万军队,卷土重来。

隋文帝这边也赶紧派出最小的儿子汉王杨谅和宰相高颎迎战。

可是,这一次都蓝也学乖了,他们知道隋军是硬骨头,不好啃,所以避开隋朝的大军,直接扑向突利。就在长城脚下,跟突利展开了决战。

突利实力本来远在都蓝、达头两可汗之下,对付一个都不够,哪是两强联合的对手?马上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兄弟子侄全部被杀,身边只剩下五个骑兵,连夜突围出来。几个人往南一路狂奔,一直跑到第二天,来到蔚州,也就是山西灵丘县附近,这才慢慢停下来。

突利沿途收拾打散了的人马,也才收到几百人。茫茫草原,就这几百个人,以后怎么办?既然自己没法立足,摆在突利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往南走,投靠隋朝。

第二条,往北走,投降突厥。

到底选哪条路?突利和他的追随者陷入迷茫之中。如果投靠隋朝,以前有点实力还好,人家还拿你当盘菜,现在剩下这么几个人,连公主都丢了,真好比穷鸟投怀,人家怎么瞧得起。

与其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受窝囊气,还不如投靠突厥,毕竟是一个祖宗,好沟通。虽然都蓝和自己势不两立,但是,自己和达头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如果投靠达头,他应该不会拒绝。一群人一合计,眼看着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可他们如果真的这样选择,那隋朝就白扶持突利一场了。怎么办?

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一个奇人发挥了作用。谁呢?长孙晟。

此前不久,长孙晟受委派出使突利,刚好赶上这场战争,就和突利一块儿逃出来了。看着突利和手下嘀嘀咕咕,长孙晟知道,突利这是在犹豫,不知投靠谁好。长孙晟可是力促朝廷扶持突利的,离强合弱就是他提出来的战略构想。他怎么能允许突利脱离隋朝呢?这里已经是在蔚州境内了,离自己人不远。长孙晟就派手下悄悄到蔚州的一个边镇,叫怀远镇,跟那里的守军说,你们赶紧点烽火,能点的全点上,出了事长孙将军负责。

这边一点火,马上,突利他们就看见狼烟四起。突利不明就里,赶紧请教长孙晟:隋朝的守军为什么要点烽火?长孙晟骗他说,这是怀远镇的烽火。他们那边比我们这里地势高,肯定是远远地看见有敌人来了。而且据烽火数来看,敌人还不少。因为根据我们国家的制度,如果敌人少的话,就点一个烽火;再多,点两个;再多,点三个;最多,点四个。现在已经是最高级别的警报,估计是都蓝他们率领大军杀过来了吧!

突利可汗一听长孙晟这么说,可吓坏了。就算是投降,也得等形势稍微稳定一些再说,现在追兵来了,如果迎上去投降,没准儿还没等他说出“我投降”这三个字,脑袋就已经搬家了。这如何是好呢?

看到突利犹豫,长孙晟赶紧献计:怀远镇守军不少,易守难攻,要不咱们先到怀远镇躲一躲吧。

突利一听,连连点头,就被长孙晟骗到了怀远镇。

到了怀远镇,长孙晟一刻都没让突利停留,紧接着连哄带劝地把他裹挟到了首都大兴城。

突利到大兴城的时候,正好,都蓝派出的使者也在隋朝,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隋文帝当仁不让,当起了“国际裁判”。让他们两个当庭辩论,讲讲打仗的理由,看看孰是孰非,隋朝好给他们进行“国际仲裁”。

本来,如果双方都客观陈述,突利是很有把握赢的,明明是都蓝先攻打自己,自己实事求是,把来龙去脉讲清楚不就行了?没想到,都蓝的使者是职业外交家,精通演讲术、辩论术,一张口就是一串理由,讲来讲去道理都在人家那边。而突利这边唯唯诺诺,倒好像是理屈了。这局面让突利太郁闷了,打仗也打不赢,辩论也辩论不过,自己怎么这么窝囊!本来突利就担心自己是败军之将,到隋朝不受尊重。现在不仅仗打败了,辩论也输了,他觉得,隋文帝肯定要抛弃自己了,心情也从忐忑变成了绝望。

那么,隋文帝是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样抛弃他?并没有。隋文帝看中的就是他这些表现,这个突利,实力弱,心眼直,嘴也笨,这正是隋朝需要的啊!让他来当突厥的领头人,隋文帝放心!那么,到底该怎么对待一无所有的突利呢?隋文帝接连奉送了四个大礼包。

第一个,给他钱。隋文帝赏给突利大量珍宝,让他招降流亡的突厥百姓,赶紧摆脱光杆司令的境况。

第二个,给他名分。十月,隋文帝册封突利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翻译成汉语就是“意智健”的意思,说他既英明又勇猛强健,这可是好词。把突利梦寐以求的优点全部放在徽号里了。从此,突利可汗在史书中就变成启民可汗了。

不过,隋朝加封“启民”这个尊号可不光是为了夸奖他。这个尊号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思,尽管你还只是一个流亡政府,但从此之后,你就是我们大隋唯一认定的突厥合法政府了,这可是对启民最大的支持。

第三个,给他地盘。这时候,突厥百姓陆陆续续归附启民的已经有一万多人,这些人不能总在长安流亡,隋文帝急人所急,派启民可汗的老朋友长孙晟率领五万人,在朔州紧急修了一座大利城给启民和他的部众居住。这个大利城就在今天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这里已经是隋朝的地界,启民弱小,离得近一些,便于隋朝保护。

第四个,给他公主。开皇十七年(597),隋文帝嫁去和亲突利可汗的安义公主,在这次战争中,没能突围出来,死在了乱兵之中。和亲公主可是隋朝和突厥之间联系的纽带,断断不能缺位,于是,隋文帝又做出决定,册封宗室女儿为义成公主,再次跟启民和亲。

这些举措可把启民感动坏了,现在,他的钱和人是隋文帝给的,名分是隋文帝给的,地盘是隋文帝给的,可贺敦还是隋文帝给的,可以说,一身一物全拜隋文帝所赐。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死肉骨吗?现在看来,投降隋朝,算是做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