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万骑军宫中杀韦后 刘幽求位前跪太平

随着鼓噪声,刚才还着普通装束的太极殿守卫已经披上了被火炬照得流出异彩的玄甲。他们没有跟李隆基作对,而是倒戈一击,一起跟在羽林军后面,向韦后的住所走去,杀韦后,归正朔!

不得不说,韦后真的很活该,每天都在琢磨如何让上万人为自己心甘情愿地守卫,如今却忽然发现,连羽林军都已经不是自己人了。

韦后被吵醒,她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吓坏了,开始着急,但现实告诉她,她还是有救的。是的,韦播的万骑肯定知道了这场动乱,他们一定快来救我了!不行,得去找他们,贼人离我太近了……对对对,去找万骑,去找万骑!

万骑营,空荡荡。

韦后觉得很奇怪,气喘吁吁地环顾四周。漆黑的夜里,忽然听见马蹄的嗒嗒声。韦后觉得有救了,迎着上去,却突然感觉有个凉东西破了自己的脖子。然后,她就没感觉了,因为她死了。一个飞骑看见了韦后,飞奔过来,将她脑袋割下来了。飞骑提着韦后血淋淋的头颅去找李隆基,将首级献了上去。韦后的脑袋被割,军威大振,声响山呼海啸一般。杀完了她,下一个会是谁呢?

是安乐!

安乐公主还不知道老娘已经让人砍了,外头乱哄哄的时候,她还在专心致志地对着镜子化妆,表情安详而又自恋。片刻之后,她刚刚画完的眉毛,就和她的脑袋一起离开了她的下半身,被人提走了。

肃章门外,武延秀也被乱刀砍死!

太极殿西,内将军贺娄氏(韦后亲信)惨死!

李隆基领着一干人,找到了曾经的女官,现在的婕妤——上官婉儿。

有一类人,在大难来临之前能够收手;还有一类人,在大难来临之前不仅能够收手,还跑到自己曾经对立的一面,帮助别人打掉这一场阴谋。崔日用是第二类,很不幸的是,上官婉儿成为了第一类。她在几天前还帮着韦后,李显死后又害怕,所以帮着太平写好诏书。只是,和她的罪过相比,她的贡献,实在渺小得不值一提。

婉儿的表弟王昱,曾被她引荐为左拾遗。

王昱就是个很明白的人,见婉儿与武三思私通,他曾经一再劝姨妈(婉儿母亲郑氏)说:“武氏已经败了,就不可能再抬头了。今天婕好依附武三思,这可是灭族的罪过,姨妈你得好好想想啊!”婉儿的母亲来劝婉儿,婉儿却显出很无奈的样子,问母亲道:“说破天,我不是好好的吗?”

后来,等到太子李重俊灭掉武三思,再想杀她的时候,她才感觉出,真如王昱和母亲所言,武氏已经靠不住了。婉儿悲哀地发现,那些曾经牛气哄哄的人,一旦破败,连个球都不顶。她也指望不了谁了,于是靠着掌握制诰的起草权,造了一份向着李唐的遗诏。

老天不想让上官婉儿活了,所以,宗楚客拿到遗诏以后,胆大包天地将遗诏修改了一遍。李隆基看到的遗诏,就是宗楚客版本的。李隆基来了,婉儿领着宫女,执着蜡烛排队迎接。为了解释自己真的有心向着大家,她拿着诏书的草稿给刘幽求看。刘幽求也帮助婉儿,把事情原委告诉了李隆基。

李隆基沉默片刻,微微点头。几秒钟后,他下达了一个让人心寒的决定,“杀了她!”

这个决定,李隆基一直都很后悔,表现为他以后专门让人搜集过上官婉儿的作品。

在这天夜里,韦氏一党全部被杀,曾经作恶多端的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变成两截、变成数段、变成骨头、变成肉酱……万骑军关闭了宫门和城门,大规模搜捕韦氏亲党。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韦温被捕,斩首于东市北面。

轮到中书令宗楚客了。

由于该生比较聪明,穿着发丧的衣服,扮成死了亲爹的样子,带着弟弟宗晋卿,骑着一头青驴往山林跑去发丧了。可是,逃到通化门的时候,守门的官兵一眼就认出这个披麻戴孝、装得很猥琐的有着白净面子的家伙是谁来了,他指着驴上的宗楚客,怪声怪气地问道:“哟,这不是宗尚书吗?”

军官让人扯掉宗楚客的帽子,仔细验证,一看真是,于是一刀砍死,宗晋卿也未能幸免。

天刚蒙蒙亮,李隆基就去拜见了李旦。

后来的唐睿宗李旦,抱着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哭得睁不开眼,“社稷宗庙不毁,是我儿的功劳啊!”李旦谦卑、睿智、敏感,巨蟹座,属狗。他长相一般,粉白的小面皮,不瘦不胖。这一天,李旦主政了,他亲自来到安福门慰问百姓。

百姓中间,欢声笑语,都来看李家的皇子。可是,人群中间,有一人却显得与众不同。他在那里抓狂一般,跳舞似的给李旦磕头,扯着破锣嗓子,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旦在楼上瞧他,这家伙,就是那个赵履温。

赵履温,先前是国家财政官员,曾经做过许多轰轰烈烈潇潇洒洒的大事,譬如把国库掏空,譬如搜刮民财伺候安乐公主(给她造了一件金缕衣,造价上亿),再比如造豪宅、修公园、坑百姓,学着安乐的样儿,他连亲爹都敢坑。

另外,这个赵履温还爱扯淡,为了巴结安乐公主,他可以把自己当牲口,李旦曾亲眼见过这家伙把项圈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他在前头拉车,还学驴叫。李旦看着这家伙,点了点头。赵履温见李旦注意到他,异常高兴,开始疯狂跳舞、磕头。他的动作算是恶心住了李旦,李旦招呼随从,指着他,冷冷道:“灭了他!”

号令一下,安福门下,由士兵领衔主演,民众心甘情愿当群众演员,发自内心的表演开始了。上百人围殴一个人(后头的都没机会出脚)的场面实在是壮观,有几个壮汉甚至恨他恨得不共戴天,扯住他大腿就往外撕,鲜血喷了一地。不过,大家没觉得撕碎他有什么恶心,咬牙切齿地来抢他的胳膊、脑袋、肚子,赵履温的肠子被人扯了出来,眼珠也没了,耳朵也没了。

赵履温的表演没有白费,他也体会到了人间最真挚的感情。

和赵履温同样待遇的人,还有韦巨源。他算是韦家最有骨气的一个,听说有人疯狂捕杀韦家人,他慷慨赴难,而且义无反顾。而捕杀他的带头人,却把韦家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婴儿全部杀害了。

这个变态的杀人狂,就是昔日里最能巴结被他杀死的人的崔日用。

等李旦得知这一消息赶紧下诏大赦的时候,崔日用已经把所有自己曾经服侍过的人(武家和韦家的人)都给杀了,没留一个活口。

比崔日用还恶心的人当然还有,当年娶了韦后奶娘的窦从一,因害怕自己出事,就先把媳妇的脑袋砍下来包好,提着死人的头去见李旦和李隆基。李旦总能碰见恶心无比的人,他又被窦从一恶心住了,大怒,贬他去外地。

宫廷斗争,本来就这样残酷,一帮团体想要夺权,一帮团体备受打击。谁对谁错?

判断标准只有一个,百姓拥护的就是对的,残害百姓的就是错的。历史就在这来来回回中重复演绎着,不知疲惫。那些身陷旋涡中的人,不会太在意是对是错,不在意,所以很难全身而退。看得懂的,那是人才;看不懂的,也不是蠢材。韦氏、武氏亲党,几乎一个不剩,李唐宗亲也所剩无几,这就是折腾了一圈产生的效果。

在如此残酷无情的纷争中,只有两个本应该身陷旋涡中的人得以全身而退。

一个是李旦,另一个,就是武攸绪。

这样的结果,想必身在嵩山茅草屋的武攸绪早就料到了,曾经在所有人看来,武攸绪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在武家人眼里,他就是一个不识好歹的人,一个彻头彻尾的傻子!

是啊,真的很傻,你们再也看不到武攸绪傻傻的样子了,你们可以去西天看景色了。李旦起了个大早,天气不错,挺风和日丽的,李旦忽然想起,嵩山上还隐居着这样一个人。则天之世,这人整整十年没有走出山林一步。后来中宗李显闹着想要见他一面,还专门让女儿早点结婚,借口请他下山。

李旦知道,这个喜欢读《易经》和老庄的武攸绪,清心寡欲,并不是装出来的。他下诏,“攸绪厌倦俗世争斗,退居山林,坚守自己的快乐。和他谈话,你的确能感觉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他的一生,实在值得我们赞赏。”为了不打扰武攸绪,李旦还专门写信给周围州县,可以去给平安王请安,但是不可以打扰他的清修。

武攸绪的粉丝还是很多的,李隆基也是其中之一。

未来发生的情况,有些出乎李旦和李隆基两位先生的预料,简单说吧,在学习武攸绪的过程中,两人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几天后,太平公主传少帝命,宣布让位于相王。

李旦自然是不肯的,本人可以证明,李旦真的不是虚伪,他的确不想蹚这浑水。刘幽求瞧出了李旦的忧虑,跑去与李旦长子李成器和三子李隆基商量,“相王以前做过皇帝,做得不错。如今天下人心不安,你让一个小孩怎么主事?国家事重,相王怎么还拘泥于小节,如何不早日即位,以镇天下?”

李隆基道:“相王清心寡欲(不全是学习武攸绪,李旦本来也清心寡欲),不喜欢管事。你也看到了,就算天下摆在面前,他不也要让给别人吗?更何况,在位的是亲哥哥的儿子,怎么能让人家退位呢?”

刘幽求懊恼,“众人都等着呢,相王想独善其身不错,但国家社稷不能没人打理。二位大王还是去劝劝他老人家为好!”

李成器、李隆基摆出了很无奈的姿势,进去叨扰李旦。李旦不胜其烦。慑于李隆基唠叨得厉害,李旦竟然答应了当皇帝。此时,刘幽求正在梓宫,上头坐着少帝,旁边站着太平公主。

刘幽求向太平说起这事,太平问道:“皇帝想要把皇位让给叔父,这事成吗?”

刘幽求扑通一下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