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与技法 书体

甲骨文

从清代开始,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耕地经常挖到一些有刻划的龟甲兽骨,这些骨头被送到北京的药店成了中药,叫“龙骨”。1899年,文字学家王懿荣生病,在抓回的药中发现了“龙骨”,经研究,确定为殷商时期的文字,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卜辞。这种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虽然是用刀具等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但是合乎“六书”,已经是成熟的文字,而且线条有力,结体多变,章法错落有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大篆

书体之一,对应于秦统一中国后的“小篆”。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以前的一切文字,包括甲骨文、籀文、金文、六国文字等。狭义的大篆,指籀文。大篆的代表作,是《石鼓文》。

籀文

书体之一,一般认为就是大篆。传为周宣王时的史籀所创,所以叫“籀文”。史籀著《史籀篇》十五篇,是当时史官教学童的范本。

金文

书体之一,又称“钟鼎文”“吉金文”。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属大篆系统。它几乎包含了甲骨文之后,小篆之前的所有书体。钟鼎铭文一般是范铸,即今日的“翻砂”,先制泥范,再用金属熔炼浇铸。因为是在柔软的泥范上制作,较在兽骨上契刻容易得多,所以这些铭文中有许多堪称书法精品。最有名的,有《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

小篆

书体之一。秦统一中国后,命李斯等人在籀文的基础上省改变化,创成一种新的书体,颂行全国,同时废除六国文字,这种新书体就是小篆。小篆的结体匀称对称,笔画圆转流美,装饰性和观赏性都很强,而且较易辨认,实用性也较大篆强。秦时李斯所书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等,都是小篆的代表作。唐李阳冰、五代徐铉、清代邓石如等都是小篆大家。

缪篆

篆书的一种。汉代用于印章的一种篆书。因为印章的特殊要求,篆书的结构需要适当变化,或增损笔画,或屈曲缠绕,方能填满印面。秦代已有“摹印篆”,就是专门用以治印的。印章在汉代大量使用,而且达到篆刻史上的最高境界,与缪篆是分不开的。

鸟书

杂体书中“象形书”的一种。象形书是装饰意味很浓的一些书体。著名的有鸟书、虫书、科斗书等。鸟书传为周代史官史佚所创。其特点是像鸟之形。也有说是像飞鸟飞腾轻捷的样子。

虫书

象形书中的一种。有两种说法,一说即“鸟书”,所以鸟书也叫“鸟虫书”;一说是笔杆颤动,屈曲蜿蜒如虫之状。

科斗书

象形书中的一种。科斗即“蝌蚪”,头大尾小。据说古人没有纸、笔、墨,是用小竹棍沾漆在竹简上书写。竹硬漆腻,点下去是一个圆点,拖出去是一条细线,极像蝌蚪,所以叫“科斗书”。后人书写,则是有意做出这种效果。

隶书

书体之一。据说是秦始皇时候有一个叫程邈的狱吏,因事下云阳狱,在狱中用了十年的时候制成的。另一种说法,是秦代征发大量的隶卒兴建宫室,修筑长城,驻守打仗,往来文书太多,于是,使用这种比篆书容易书写的新书体。因为是奴隶们所用,所以叫“隶书”。隶书最大的特点,是变篆书的圆笔为方笔,结构删繁就简,便于书写。而波、磔笔法的出现,变小篆的均匀内擫为舒展灵动。汉代隶书成就极高,著名的碑碣有《礼器碑》《乙瑛碑》《华山碑》《张迁碑》《孔宙碑》《史晨碑》《曹全碑》《衡方碑》《石门颂》《西狭颂》等。近代发现的汉简,如《居延汉简》《武威汉简》等,书写流丽,结体自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秦隶

隶书在战国晚期已经出现,在秦代已经广为使用。秦代的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变化而成的。秦隶带有浓厚的篆书意味,笔画方折,还没有波磔笔法的出现,秦权量上的文字,大多即是秦隶。近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一批秦简,其文字应该算是标准的秦隶。

汉隶

书体的一种。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汉隶,指两汉所有隶书;狭义的汉隶,指具有波磔笔法的隶书。

八分

汉隶的别名。历来解说混乱。比较合理的有两种说法。一、魏、晋时期楷书刚刚出现,在称谓上也叫“隶书”,为了加以区别,把汉隶称为“八分”。二、隶书至东汉定型,字形变得方扁,尤其是波磔笔法左右开张,字若相背,有如“八”字,所以叫“八分”。

简书

书写于竹简木简上的书法。严格说,这个说法并不规范,因为它只是书写的材质不同,而并非一种新的书体,写在竹简木简上的,仍旧是传统的篆、隶、真、行、草等书体,但是,因为这种材质既不同于绢帛,也不同于宣纸,而且这些简书基本上是实用性极强的书籍文诰,书写者并非真正的书法家,所以非常随意,风格也极为多样,正因为此,所以形成了一种与其他书迹有很大不同的风格,在书法艺术中别具一格。

楷书

书体的一种。又叫“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规范行、草书的随意,去掉隶的波磔,使字体方正,笔画平直,一丝不苟,是汉字最主要的书体之一,一直沿用至今。以其出规入矩,法度森严,可为楷模,故名“楷书”。颜(颜真卿)、柳(柳公权)、欧(欧阳询)、赵(赵孟頫)被称为古代“楷书四大家”。

魏体

书体的一种。特指北朝北魏时期的书法。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鲜卑人统一北方以后,积极学习汉民族文化,解除自魏、晋以来的禁碑令以后,制作了大量的碑碣、摩崖、造像。其书法力图脱出隶书,而又未能很好地掌握楷法,北方民族强悍的审美趣味,也使他们对南方流行的以二王为代表的轻灵飘逸书风并不欣赏,而形成一种方正凝重、奇崛刚劲的书体,后人称之为“魏体”,又叫“魏碑体”。清代因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大力提倡,魏体被作为北碑书风的代表,形成碑学,而与重视法帖的帖学南派书风,形成中国书法刚柔相对的两大派别。其代表作品有《石门铭》《灵庙碑》《晖福寺碑》《吊比干文》《孙秋生造像》《始平公造像》《杨大眼造像》《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等。

行书

书体的一种。篆、隶、楷书都讲究规矩法度,书写都不可能太快捷;草书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实用性差。行书,则是介于真、草之间一种书写便利的书体。它不像楷书那样端正,笔笔独立,一笔不苟,也不像草书那样笔势连绵、减省笔画。而是一种似断非断、似连非连的书写特色。既便于书写,又易于辨认。清宋曹《书法约言》说:“所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水流,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相传行书为东汉刘德升发明,大成于钟繇、王羲之。当时又被称为“行押书”,也写作“行狎书”。自王羲之、王献之之后,行书大家代不乏人,唐颜真卿,五代杨凝式、李建中,宋苏轼、黄庭坚、米芾,元赵孟頫等都堪称行书大家。而王羲之《兰亭集序》被公认为“天下行书第一”。排名第二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排名第三的是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草书

书体的一种。相传为东汉张芝所造。它将隶、楷书本不相连的笔画连接起来,纵横奔逸,回环纠接,左盼右顾,笔断意连,把书法线条的美感推向极致。它减省隶、楷笔画,书写极为便利,最适合书家个性的张扬。但要写好却难,辨认尤其不易,审美价值极高,实用价值不及其他书体。草书之名,一以为得于“草稿”,草稿一般书写潦草,随意涂改,所以叫“草书”。一以为就是得名于书法潦草。宋张栻《南轩集》说:“但写得不谨,便成草书。”两种说法都未必准确。其实草书最讲究法度,点画增减,长短曲直,必须一丝不苟,否则就成另外一字,甚至根本不成字。近代书家高二适甚至有“千年书人不识草”的感叹。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汉张芝,晋王羲之,唐张旭、怀素,宋黄庭坚等都是草书大家。

章草

草书的一种。汉代隶书取代小篆,但书写仍不便利,于是就出现一种“解散隶体,简略书之”的新书体——草书。唐张怀瓘就说:“章草即隶书之捷。”据说因汉章帝的喜爱而名为“章草”。章草与今草的最大区别有两点。第一,使用隶书的波、磔笔法。宋黄伯思说:“凡草书分波、磔者名章草。”第二,字与字不接连。清段玉裁说:“其各字不连绵者曰章草,晋以下相连绵者曰今草。”

今草

草书的一种。魏、晋时期,楷、行书已经基本成熟,章草也变而为今草。今草摒弃了隶书的波、磔笔画,点画从楷、行中变出。改变章草字字独立,而变为可断可连,一气呵成。晋王羲之,唐张旭、怀素,宋黄庭坚是书法史上最有名的草书大家。著名书迹有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张旭《古诗四首》、怀素《自叙帖》等。

狂草

最为狂放恣肆的草书。又称“大草”。这种草书一笔数字,大开大阖,大小错落,纵横腾挪,有飞瀑长河,一泻千里之势。唐张旭、怀素,宋黄庭坚,明徐渭等,都是狂草大家。

榜书

指大字。又叫“牓书”“署书”。最初指题榜,即书写宫殿厅堂匾额以及告示、张榜等大字。字小者数寸,大者径丈。因为字太大,所以书写工具、书写环境、握笔姿势、运笔方法都与写小字不同,而且字形结构也与小字不同,难度很大。

飞白

一种特殊风格的书体,主要特征是笔画中夹白。据说是汉代蔡邕看见仆役用扫帚沾着石灰写字而受到启发制造的。

破书

有两个含义。第一,指不规范的写法。书家有意无意增删笔画,造成字体不定。第二,王献之创造的一种介于行、草之间的书体。唐张怀瓘《书议》说:“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宋陈思《书苑菁华》说:“右军行法,小令破体。”

擘窠书

有两义。第一,指大字,特别称题榜的特别大的字。清叶昌炽《语石》说:“题榜,其极大者曰‘擘窠书。”第二,有界栏。秦汉印章有的有横直界格,把字分开,就叫“擘窠”。古碑中有先划上横直界线为方格,取其匀称,也叫“擘窠书”。

摩崖

指刻有文字的山崖石壁。古人有时把纪功颂德的文字,就近刻在比较平整的自然山崖石壁,不另立碑。摩崖一般在崇山峻岭之中,镌刻不易,书者刻工多是用绳子吊在空中作业。山崖不可能像碑碣一样磨平,所以摩崖刻石文字一般大小不一,奇趣天成,另有一番韵味。著名的摩崖刻石有《石门颂》《通阁道记》《西狭颂》《郙阁颂》等。

瘦金书

宋徽宗所创的字体。从初唐四大楷书家之一的薛稷的字变化而成。点画极瘦,但不觉枯瘠,号“瘦金书”。此体题中国工笔花鸟画效果极佳。

六分半书

郑板桥对自己书法的戏称。郑板桥以书画的“怪”,对抗清初书坛的俗媚浮滑的书风。他以篆、隶笔法入行、楷又杂以画兰画竹的笔法,创造出一种新的书写风格。他自称不足“八分”(隶书别称),所以只能叫做“六分半书”。

漆书

清“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自创的一种书体。他的隶、楷书破圆为方,似以漆帚刷字,隶书受《天发神谶碑》影响,横粗竖细,极有特色。郑板桥说他“乱发团成字,深山凿出诗。不须论骨髓,谁得学其皮。”

馆阁体

明末清初书体。清代初年,康熙喜爱董其昌书法,于是天下皆董;后来乾隆喜欢赵孟頫书法,于是天下皆赵。但是学赵、董又不得其精髓,最后形成一种僵死的以“乌、方、光”为特色的书体,因书写者多为馆阁大臣,所以这种书风被称为“馆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