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家 伶伦/据说是中国乐律的创造者

伶伦,据说是黄帝时的乐师。“伶”是先秦时期对乐师的称呼,如伶州鸠。伶也写作“泠”,后代的艺人被称作“伶人”,就是从这里来的。

我们都知道,音乐的要素之一是旋律,而旋律就是由高低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顺序排列构成的。这些高低不同的音,有一定的振动频率,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现在世界通行的音名C、D、E、F、G、A、B和唱名1、2、3、4、5、6、7。远古时期,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从单一的一个音,发展为两个音,构成二声音阶,再逐步发展为四声音阶、五声音阶,最后发展成完整的七声音阶。同时也逐步规定了C、#C、D、#D、E、F、#F、G、#G、A、#A、B十二个音名的绝对音高。在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中,这些音名和唱名有不同的名称,就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宫、商、角、徵、羽和黄钟、大吕、林钟、姑洗等。

在传说中,这些音律就是伶伦发现的。据说,黄帝让伶伦作律,伶伦接受了任务之后,就跑到西边的昆仑山下,在嶰溪的山谷,砍伐竹子,做成长短不等的十二支竹筒,但是这些竹筒吹出的声音并不和谐,这让他感到非常苦恼。于是他又到了阮喻,在这里,他听到了凤凰的鸣叫。凤的叫声有高低不同的六声,凰的叫声也有高低不同的六声,声音非常好听,伶伦就不断地调整竹管的长度,来模写凤凰的叫声。他发现这十二个音非常和谐,于是就把这十二个音定为标准的音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