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十三经”总说 第二节 从“四术”到“十三经”

儒家学派最初有四门功课,也就是孔子教学生的四门必修课。它们是《诗》、《书》、《礼》、《乐》,汉儒称之为“四术”。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科目,孔子以前大约也是如此。因为《礼记·王制》说,古代“乐正(主管大学教育的官)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造就人才)”。“四术”之中,《诗》、《书》是诵读的,《礼》、《乐》是演习的。这四者就是当时的文学课、古代史课、政治课、音乐课。后来又增设了《易》和《春秋》,就是当时的哲学课和近代史课。这六门功课后人称为“六艺”,也叫“六经”。

因为古代没有乐谱,《乐》没有留传下来,到了汉朝只剩下“五经”。在汉朝的中央教育机关——太学里,经书设有专任教官讲授,称为“博士”。汉文帝时开始立《诗经》博士,历景帝至武帝,“五经”都立了博士。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春……置‘五经’博士。”所以“五经”这个名称完成于武帝时代,一直流传至今。

前边说过,《礼》有“三礼”,《春秋》有“三传”,如果分开单算,再加《易》、《书》、《诗》,广义的“五经”实含九种典籍,所以到了唐代就出现了“九经”之名。唐朝科举的“明经”科,考的就是这“九经”,不过只是从中任择一经,并不全考。

到了唐文宗开成年间(公元836—841年)曾经刻了一部石经,立在太学里作为标准的经文。在“九经”之外,又增加了《孝经》、《论语》和《尔雅》三部书,共是12种经书。《论语》已经介绍过了。《孝经》是一部讲孝道的书,成书时代在《孟子》以后,《吕氏春秋》以前,大体在公元前3世纪。儒家以孝悌为立身之本,孝道是封建伦理教育的基本内容,所以《孝经》也被列入经书。《尔雅》本不是经典,只是一部按意义分类解释的古籍字典。因为对读经很有用,所以也被尊为经书。实际上,《尔雅》是汉朝人在战国时代学者们积累的训诂资料的基础上编定的。

到了宋朝,《孟子》又被列入经书,共13种。至此,儒家的经典才算集结完毕,以后再没有增加。但是宋代还没有“十三经”这么个专名。一直到明朝汇刻《十三经注疏》和《十三经古注》(即去掉唐代以后的“疏”,只保留“注”),才正式有“十三经”的名称。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提到至“国朝”乃有“十三经”之称。这个“国朝”,在他的心目中恐怕应指明朝。清高宗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至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把“十三经”刻了一通石经立在北京国子监。我们今天见到的“十三经”,像书店里卖的《白文十三经》、《十三经注疏》等就是以此为本的。

“五经”、“四书”所含古籍,实际上包括“十三经”里除《孝经》、《尔雅》之外的全部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