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心理健康指导-2

按文化和种族划分的群体

救助人员在帮助灾民时须特别注意不同文化群体的特质。少数民族的受灾情况可能会尤其严重,因为社会经济的状况,他们居住的房屋比较容易遭受破坏。语 言障碍、基于过往经验对政府的怀疑、对外来干预或援助的抵制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都会对试图帮助和取信于他们的救助者形成挑战。

考虑到文化的敏感性,救灾信息和行动规章应翻译成他们的母语,尽量口语化并且能够以非文字的方式表达。不同文化的群体对失去、死亡、家、 家庭、精神体验、悲伤、仪式、心理健康、援助这些词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对于被救助的文化群体,救助者向其领袖和社工学习一些相关的文化规范、传统、本土 历史和社区政策是十分重要的。与可信任的组织、社工团体和社区领袖建立工作联系往往有助于推动救助工作。救灾者应特别注意尊重、熟悉和遵守既定规则。

1.有长期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

只要必要的治疗不中断,很多精神疾病的幸存者在灾后都能较顺利的生活。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有“奋力求生”的能力,能在灾难造成的破坏中有英雄式的表 现。然而,对那些在灾难发生前仅能勉强维持(心理)平衡的患者来说,可能需要提供额外的心理健康支持、药物或医疗护理,以维持其精神状况的稳定。对那些原 本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患者,灾难带来的刺激(如直升机、警铃)可能会激发先前创伤事件的联结,造成病情恶化。

对于有精神疾病的生还者,为常人设计的灾后心理健康服务也是同样有效的。灾后应激影响所有的人。救援者需要了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是如何看待灾后援助和服务的,从而建立起促进沟通的桥梁。

2.医院里的人群

受灾期间,在医院或护理院疗养的人们容易感到焦虑、恐慌和沮丧,因为他们的行动受限,并且依赖于救护人员。撤离和重新安置对这些健康状况 欠佳或身体残疾的人影响极大。对他人照料或治疗手段的依赖会增强恐惧和焦虑感。环境、护理人员以及日常生活的变化,对他们而言会非常难以适应。

在需要疏散或受影响的医院里,无论是员工还是病人(疗养人员)都需要支援服务。对这些群体的关照包括重建熟悉的日常生活,安排便于康复的居所,安排适度的家务活动,提供倾听受灾经历的机会,协助与亲人取得联系,提供应对灾害的信息。

3.人道主义服务及灾难救援人员

参与到灾难救助各个阶段的工作人员,不论是来自于执法机构、地方政府、紧急情况应对组织,还是救援小组,都要尽力去满足幸存者和社区的实际需要。鉴 于灾难特性及工作性质的不同,救助人员可能会直面各种人间惨剧,严重的身体损伤。久而久之,高强度的工作和对直接面对灾难,可能会对救助人员的生理和心理 造成影响。他们可能会出现生理疲倦的症状,或者会变得易怒、沮丧、过度关心、工作效率降低。还可能在认知方面受到影响,比如难以集中精力或难以做出决定。 可以请心理医生提供建议,或按照下一章节中介绍的应对策略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