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粮食,人类的一块心病 二、地球还能不能养活我们?

我们能驾着宇宙飞船飞入太空,我们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改造世界,为什么却不能解决一个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呢?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宇宙浩瀚,乾坤广大,可人类只有一个小小的地球。那么,我们脚下的地球能不能养活我们呢?这就要看人口的增长与地球资源、环境的保护了。

地球上149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只有1/4的面积适合耕种,1/4的适合放牧。具体地说,只有耕地13.8亿公顷,果园1亿公顷,牧场33亿公顷。到目前为止,可开垦的土地已开垦得差不多了,如果再毫无限制地开垦下去,那么将会毁掉地球的森林和植被,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地球的可耕地有限,注定了粮食的生产量也有限。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单产量,可以合成食物。但是,科学家通过科学技术所做的种种努力,据估计充其量也只能使陆地产量提高4~8倍,使海洋产量提高2~3倍。而世界人口如果按目前的增殖率增长下去,任何科学技术也无法为人类提供足够的食物。

长期以来,人们都有一种错觉,认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现代科学表明,大自然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是靠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质中,然后才能以食物的形式被人体所利用。据生态学家估计,全球植物的净生产物质的能量每年大约是660×10大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类大概只能得到它的1%。作为人类维持正常生存的能量,每人一年至少需要消耗掉8×10大卡。如此推算,地球上最多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大约是80亿。而据1998年10月28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表的《1998年度世界人口估计及展望报告》,到1998年中,全世界总人口已达到59亿。

但愿科学家的推算是错误的,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地球生产粮食的能力是有限的,地球养活人口的数量是有限的。现在从南亚、从非洲我们不是已经感受到了地球不堪重负的喘息声吗?

1994年9月5日至13日,世界各国的领导人聚集于开罗,参加了联合国召开的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会议披露的资料令各国领导人感到了沉重的压力。现在,地球上每秒钟降生3个婴儿,每分钟增加181个新公民,每小时增加10800个新生儿,每天26万,每月780万,每年地球上增加人口9300万!如果按此速度发展,到201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79.2亿,到2025年达到110亿,到2076年,将达到460亿。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一项公报说,“从全世界来说,人口的变化意味着粮食产量到2050年需要增长75%。”联合国估计,从1995年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长72%,到2050年要想满足人口的粮食需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必须使粮食产量增长80%,亚洲国家必须增长69%,北美洲国家必须增长30%。显然,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开罗会议告诫各国领导人,人类在人口问题上的选择将决定自身的命运和前途,我们今天的作为将决定下一世纪人们的命运。

人口的急剧增长,使人类本就趋于紧张的吃饭问题更加严峻。就是保证现有人口的吃饭问题,已足令各国政府头痛。1995年,世界粮食总产量达20.4亿吨,与10年前基本相同,而人口却大幅度增加了,以至1995年世界人均占有粮食379.7公斤,比1985年下降了13%。1996年、1997年仍继续下降,全世界粮食储备远远低于联合国规定的60天的最低必需量。

1950年,一个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诞生了,其宗旨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饥荒,并推进世界的“粮食安全”。1961年,联合国与粮农组织又合办了世界粮食计划署,专门从事粮食援助工作。在欧共体,粮食及其他农产品被视为等同于军备的战略物质;在日本,政府拿出巨额资金收购本国粮食,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在美国,设立了菲因斯特拯救世界饥饿奖,专门奖励为消除人类饥饿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便曾获此殊荣。

为唤起世界公众更加关注长期存在的世界粮食问题,努力发展世界粮食和农业生产,积极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197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成立的日期——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WFD)。其宗旨便是提高社会各阶层的人士——上至政府首脑及高级官员,下至普通公众对粮食情况严重性的认识,从而展开讨论,采取各种措施。“世界粮食日”最基本的主题便是“粮食第一”、“粮食安全”。

粮食问题,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