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第五十五回添四客述往思来弹一曲高山流水

话说万历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此时虞博士那一辈人,也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闭门不问世事的花坛酒社,都没有那些才俊之人:礼乐文章,也不见那些贤人讲究论出处,不过得手的就是才能,失意的就是愚拙;论豪侠,不过有余的就会奢华,不足的就见萧索凭你有李杜的文章,颜曾的品行,却是也没有一个人来问你所以那些大户人家,冠昏丧祭,乡绅堂里,坐着几个席头,无非讲的是些升迁调降的官场;就是那贫贱儒主,又不过做的是些揣合逢迎的考校那知市井中间,又出了几个奇人

一个是会写字的这人姓季,名遐年,自小儿天家无业,总在这些寺院里安身见和尚传板上堂吃斋,他便也捧着一个钵,站在那里,随堂吃饭和尚也不厌他,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但凡人要请他写字时,他三日前,就要斋戒一日,第二日磨一天的墨,却又不许别人替磨就是写个十四字的对联,也要用墨半碗用的笔,都是那人家用坏了不要的,他才用到写字的时候,要三四个人替他拂着纸,他才写一些拂的不好,他就要骂要打却是要等他情愿,他才高兴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又不修边幅,穿着一件稀烂的直裰,靶着一双破不过的蒲鞋每日写了字,得了人家的笔资,自家吃了饭,剩下的钱就不要了,随便不相识的穷人,就送了他

那日大雪里,走到一个朋友家,他那一双稀烂的蒲鞋,踹了他一书房的滋泥主人晓得他的性子不好,心里嫌他,不好说出,只得问道:季先生的尊履坏了,可好买双换换?季遐年道:我没有钱那主人道:你肯写一幅字送我,我买鞋送你了季遐年道:我难道没有鞋,要你的?主人厌他腌脏,自己走了进去,拿出一双鞋来,道:你先生且请略换换,恐怕脚底下冷季遐年恼了,并不作别,就走出大门,嚷道:你家甚么要紧的地方!我这双鞋就不可以坐在你家?我坐在你家,还要算抬举你我都希罕你的鞋穿!一直走回天界寺,气哺哺的又随堂吃了一顿饭

吃完,看见和尚房里摆着一匣子上好的香墨,季遐年问道:你这墨可要写字?和尚道:这昨日施御史的令孙老爷送我的,我还要留着转送别位施主老爷,不要写字季遐年道:写一幅好哩不由分说,走到自己房里,拿出一个大墨汤子来,拣出一锭墨,舀些水,坐在禅床上替他磨将起来和尚分明晓得他的性子,故意的激他写他在那里磨墨,正磨的兴头,侍者进来向老和尚说道:下浮桥的施老爷来了和尚迎了出去那施御史的孙子已走进禅堂来,看见季遐年,彼此也不为礼,自同和尚到那边叙寒温季遐年磨完了墨,拿出一张纸来,铺在桌上,叫四个小和尚替他按着他取了一管败笔,蘸饱了墨,把纸相了一会,一气就写了一行那右手后边小和尚动了一下,他就一凿,把小和尚凿矮了半截,凿的杀喳的叫老和尚听见,慌忙来看,他还在那里急的嚷成一片老和尚劝他不要恼,替小和尚接着纸,让他写完了施御史的孙子也来看了一会,向和尚作别去了

次日,施家一个小厮走到天界寺来,看见季遐年问道:有个写字的姓季的可在这里?季遐年道:问他怎的?小厮道:我家老爷叫他明日去写字季遐年听了,也不回他,说道:罢了他今日不在家,我明日叫他来就是了次日,走到下浮桥施家门口,要进去门上人拦住道:你是甚么人,混往里边跑!季遐年道:我是来写字的那小厮从门房里走出来看见,道:原来就是你!你也会写字?带他走到敞厅上,小厮进去回了施御史的孙子刚在走出屏风,季遐年迎着脸大骂道:你是何等之人,敢来叫我写字!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一顿大嚷大叫,把施乡绅骂的闭口无言,低着头进去了那季遐年又骂了一会,依旧回到天界寺里去了

又一个是卖火纸筒子的这人姓王,名太,他祖代是三牌楼卖菜的,到他父亲手里穷了,把菜园都卖掉了他自小儿最喜下围棋后来父亲死了,他无以为生,每日到虎踞夫一带卖火纸筒过活

那一日,妙意庵做会那庵临着乌龙谭,正是初夏的天气,一潭簇新的荷叶,亭亭浮在水上,这庵里曲曲折折,也有许多亭榭,那些游人都进来顽耍王太走将进来,各处转了一会,走到柳阴树下,一个石台,两边四条石凳,三四个大老官簇拥着两个人在那里下棋一个穿宝蓝的道:我们这位马先生前日在扬州盐台那里,下的是一百一十两的彩,他前后共赢了二千多银子一个穿玉色的少年道:我们这马先生是天下的大国手,只有这卞先生受两子还可以敌得来只是我们要学到卞先生的地步,也就着实费力了王太就挨着身子上前去偷看小厮们看见他穿的褴褛,推推搡搡,不许他上前底下坐的主人道:你这样一个人,也晓得看棋?王太道:我也略晓得些撑着看了一会,嘻嘻的笑那姓马的道:你这人会笑,难道下得过我们?王太道:也勉强将就主人道:你是何等之人,好同马先生下棋!姓卞的道:他既大胆,就叫他出个丑何妨!才晓得我们老爷们下棋不是他插得嘴的!王太也不推辞,摆起子来,就请那姓马的动着旁边人都觉得好笑那姓马的同他下了几着,觉的他出手不同下了半盘,站起身来道:我这棋输了半子了那些人都不晓得姓卞的道:论这局面,却是马先生略负了些众人大惊,就要拉着王太吃酒王太大笑道:天下那里还有个快活似杀矢棋的事!我杀过矢棋,心里快活极了,那里还吃的下酒!说毕,哈哈大笑,头也不回就去了

一个是开茶馆的,这人姓盖,名宽,本来是个开当铺的人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家里有钱,开着当铺,又有田地,又有洲场,那亲戚本家都是些有钱的他嫌这些人俗气,每日坐在书房里做诗看书,又喜欢画几笔画后来画的画好,也就有许多做诗画的来同他往来虽然诗也做的不如他好,画也画的不如他好,他却爱才如命遇着这些人来,留着吃酒吃饭,说也有,笑也有这些人家里有冠婚丧祭的紧急事,没有银子,来向他说,他从不推辞,几百几十拿与人用那些当铺里的小官,看见主人这般举动,都说他有些呆气,在当铺里尽着做弊,本钱渐渐消折了田地又接连几年都被水淹,要赔种赔粮,就有那些混账人来劝他变卖买田的人嫌田地收成薄,分明值一千的只好出五六百两他没奈何只得卖了卖来的银子,又不会生发,只得放在家里秤着用,能用得几时?又没有了,只靠着洲场利钱还人不想伙计没良心,在柴院子里放火,命运不好,接连失了几回火,把院子里的几万担柴尽行烧了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光怪陆离那些伙计把这东西搬来给他看他看见好顽,就留在家里家里人说:这是倒运的东西,留不得他也不肯信,留在书房里顽伙计见没有洲场,也辞出去了

又过了半年,日食艰难,把大房子卖了,搬在一所小房子住又过了半年,妻子死了,开丧出殡,把小房子又卖了可怜这盖宽带着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在一个僻净巷内,寻了两间房子开茶馆把那房子里面一间与儿子女儿住外一间摆了几张茶桌子,后檐支了一个茶炉子,右边安了一副柜台,后面放了两口水缸,满贮了雨水他老人家清早起来,自己生了火,煽着了,把水倒在炉子里放着,依旧坐在柜台里看诗画画柜台上放着一个瓶,插着些时新花朵,瓶旁边放着许多古书他家各样的东西都变卖尽了,只有这几本心爱的古书是不肯卖的人来坐着吃茶,他丢了书就来拿茶壶茶杯茶馆的利钱有限,一壶茶只赚得一个钱,每日只卖得五六十壶茶,只赚得五六十个钱除去柴米,还做得甚么事?

那日正坐在柜台里,一个邻居老爹过来同他谈闲话那老爹见他十月里还穿着夏布衣裳,问道:你老人家而今也算十分艰难了,从前有多少人受过你老人家的惠,而今都不到你这里来走走你老人家这些亲戚本家,事体总还是好的,你何不去向他们商议商议,借个大大的本钱,做些大生意过日子?盖宽道:老爹,‘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当初我有钱的时候,身上穿的也体面,跟的小厮也齐整,和这些亲戚本家在一块,还搭配的上而今我这般光景,走到他们家去,他就不嫌我,我自己也觉得可厌至于老爹说有受过我的惠的,那都是穷人,那里还有得还出来!他而今又到有钱的地方去了,那里还肯到我这里来!我若去寻他,空惹他们的气,有何趣味!邻居见他说的苦恼,因说道:老爹,你这个茶馆里冷清清的,料想今日也没甚人来了,趁着好天气,和你到南门外顽顽去盖宽道:顽顽最好,只是没有东道,怎处?邻居道:我带个几分银子的小东,吃个素饭罢盖宽道:又扰你老人家

说着,叫了他的小儿子出来看着店,他便同那老爹一路步出南门来教门店里,两个人吃了五分银子的素饭那老爹会了账,打发小菜钱,一径踱进报恩寺里大殿南廊,三藏禅林,大锅,都看了一回又到门口买了一包糖,到宝塔背后一个茶馆里吃茶邻居老爹道:而今时世不同,报恩寺的游人也少了,连这糖也不如二十年前买的多盖宽道:你老人家七十多岁年纪,不知见过多少事,而今不比当年了像我也会画两笔画,要在当时虞博士那一班名士在,那里愁没碗饭吃!不想而今就艰难到这步田地!那邻居道:你不说我也忘了,这丽花台左近有个泰伯祠,是当年句容一个迟先生盖造的,那年请了虞老爷来上祭,好不热闹!我才二十多岁,挤了来看,把帽子都被人挤掉了而今可怜那祠也没有照顾,房子都倒掉了我们吃完了茶,同你到那里看看

说着,又吃了一卖牛首豆腐干,交了茶钱走出来,从冈子上踱到雨花台左首,望见泰伯祠的大殿,屋山头倒了半边来到门前,五六个小孩子在那里踢球,两扇大门倒了一扇,睡在地下两人走进去,三四个乡间的老妇人在那丹墀里挑荠菜,大殿上隔子都没了又到后边,五间楼直桶桶的,楼板都没有一片两个人前后走了一交,盖宽叹息道:这样名胜的所在,而今破败至此,就没有一个人来修理多少有钱的,拿着整千的银子去起盖僧房道院,那一个肯来修理圣贤的祠宇!邻居老爹道:当年迟先生买了多少的家伙,都是古老样范的,收在这楼底下几张大柜里,而今连柜也不见了!盖宽道,这些古事,提起来令人伤感,我们不如回去罢!两人慢慢走了出来

邻居老爹道:我们顺便上雨花台绝顶望着隔江的山色,岚翠鲜明,那江中来往的船只,帆樯历历可数那一轮红日,沉沉的傍着山头下去了两个人缓缓的下了山,迸城回去盖宽依旧卖了半年的茶次年三月间,有个人家出了八两银子束修,请他到家里教馆去了

一个是做裁缝的这人姓荆,名元,五十多岁,在三山街开着一个裁缝铺每日替人家做了生活,余下来工夫就弹琴写字,也极喜欢做诗朋友们和他相与的问他道:你既要做雅人,为甚么还要做你这贵行?何不同些学校里人相与相与?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识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和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得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颜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朋友们听了他这一番话,也就不和他亲热

一日,荆元吃过了饭,思量没事,一径踱到清凉山来这清凉山是城西极幽静的所在他有一个老朋友,姓于,住在山背后那于老者也不读书,也不做生意,养了五个儿子,最长的四十多岁,小儿子也有二十多岁老者督率着他五个儿子灌园那园却有二三百亩大,中间空隙之地,种了许多花卉,堆着几块石头老者就在那旁边盖了几间茅草房,手植的几树梧桐,长到三四十围大老者看看儿子灌了园,也就到茅斋生起火来,煨好了茶,吃着,看那园中的新绿这日,荆元步了进来,于老者迎着道:好些时不见老哥来,生意忙的紧?荆元道:正是今日才打发清楚些,特来看看老爹于老者道:恰好烹了一壶现成茶,请用杯斟了送过来荆元接了,坐着吃,道:这茶,色香味都好,老爹却是那里取来的这样好水?于老者道:我们城西不比你们城南,到处井泉都是吃得的荆元道:古人动说桃源避世,我想起来,那里要甚么桃源?只如老爹这样清闲自在,住在这样城市山林的所在,就是现在的活神仙了!于老者道:只是我老拙一样事也不会做,怎的如老哥会弹一曲琴,也觉得消遣些近来想是一发弹的好了,可好几时请教一回?荆元道:这也容易老爹不厌污耳,明日我把琴来请教说了一会,辞别回来

次日,荆元自己抱了琴来到园里,于老者已焚下一炉好香在那里等候彼此见了,又说了几句话于老看替荆元把琴安放在石凳上荆元席地坐下,于老者也坐在旁边荆元慢慢的和了弦,弹起来,铿铿锵锵,声振林木,那些鸟雀闻之,都栖息枝间窃听弹了一会,忽作变徽之音,凄清宛转于老者听到深微之处,不觉凄然泪下自此,他两人常常往来当下也就别过了看官!难道自今以后,就没一个贤人君子可以入得《儒林外史》的么?但是他不曾在朝廷这一番旌扬之列,我也就不说了毕竟怎的旌扬,且听下回分解